3-17凭君莫话封侯事1将功成万骨枯(3/4)

激动之余,堤丰便讲解起与威压有关的知识来:

所谓威压,简单来说就是气势的外放。于是,威压所带来的压迫感,归根结底便是气势上差距的体现。气势的差距越大,下位者所感受到来自上位者的压迫感自然也就越深刻。而当差距足够大时,在无法反抗亦无处可逃的绝对威亚下,下位者轻则气息紊乱心生恐惧,重则缴械投降放弃抵抗都是有可能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描述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及强与弱的比较,而是单纯以上位者与下位者代为描述。这是因为气势的强弱与自身实力的关系不大。反倒更类似于法则上的差距。某些王神在自身......

3-17凭君莫话封侯事1将功成万骨枯

实力尚且十分弱小的时候,就能通过威压碾压一众爵神,即气势的先天差距。这部分源自天生的与众不同,也可以理解为与生俱来的王之气。

这里的王与王神中的“王”不同,王神确为一方之尊,但并不意味着必定就拥有这种天生的魄力,譬如“教皇”。

另一部分,则源自后天经历、乃至所见所感的不同,在经历诸如悟道、战争、绝境、苦难、绝望等具有根本转折性的事件后,涅槃重生,最终造就神之息。此神亦非彼神,同王之气不同,后天所锻造的气势明显更具有个人特色:或博大或无情,或热情或冷漠,一些宛如杀神,另一些却活脱脱是圣人。

而实力上的影响嘛,还是那句话:无法忽视,但也相当有限。

至于——人们总喜欢以名词中每个字的先后顺序来判断其重要性,事实却往往不然。千万不要因为神之息能够后天培养就小瞧它,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说它比王之气更为重要。世间或许有天生就适合做国王的人,但要真正成长为国之统帅,又岂是过着游手好闲的安乐日子就能做到的?一个衣食无忧生活舒坦的王,又怎么可能比得上从万人尸堆中杀出来的神呢?

所以——纵观魔域与联合天国的十二王神,没有任何一位的王与神之名是徒有其表的。他们都曾经历过旁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每一缕神力与对法则的理解皆来之不易。正是这份以不易为基石的神性,才造就他们那光是站在原地,就能引得无数庸神瑟瑟发抖的压迫感。当然,后者也常以为这份力量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想当然地将实力与威压划上等号。

“也就是说!”堤丰此时像极了一个正在教训孩子的家长,“任何一个实力强悍的神明的背后,都绝非你们过去想象的那般一帆风顺,永远不要以为他们的一切都是天生的!只要你们......

3-17凭君莫话封侯事1将功成万骨枯

肯悉心磨练自身,终有一天也能达到足以与我并肩的强大实力,不怒自威地以无形的威压震慑群神!”

说得真好,孙铭辰都忍不住想鼓掌了。——如果最后没有加上那句足以与我并肩的话。

这位魔兽之王的实力不可谓不强悍,交谈起来也是有话直说,不搞那些弯弯绕绕,可怎么就这么喜欢自夸呢?就在他准备向周殊宇发表吐槽时,却忽然瞥见堤丰眼角的闪烁,一股不详的预感忽地将心绪压下,恍若被人捂住般沉闷。

“不过吧,等到旧日的仇敌都死绝,才顿然觉得,世界的归属——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倒不是我背弃魔域,只是事到如今,已没有再继续斗争的必要。若是天启也能放下的话,也能免去你们一场风波,虽说或许领悟不到王神那一层境界,嗯,但即便领悟到了又能有什么用呢?”

堤丰低头紧盯着自己的双手:“虽说有很多条路能成就神之息,可除了格里高利,谁不是通过一次次厮杀,亲眼看着自己的妻儿子女被杀,然后再亲手杀掉别人的兄弟姐妹呢?为什么战场上的王神威压如此恐怖?因为每一张神性的面具下,都藏着无数的血与泪,若是你们也走到那一步,算了……”

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