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贞观上将(2/5)

二凤这个评价主要还是为了玄武门弑兄杀弟这块心病开脱。

但说实话,百姓谁在意啊?

世民世民,济世安民。

唐朝百姓切切实实享受到了百年太玄盛世,所以毫不避讳的赞颂他怀念他。

宋明看着李世民的功绩,开始论证李渊是因李世民得天下。

如今的西安,有大唐不夜城,李世民与他的文臣武将们被塑在最高处被人怀念。

玄武门之变咱们现代人都懒得研究了,毕竟有句歌词说得好:

打天下,坐江山!】

“大家,哭了?”

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从刚才起便站着不动。

刚才看到那高句丽后人以戏辱之,这位年轻的皇帝盛怒,怒火盈天!

而到了晋史的臧否之论,长孙无忌能从这年轻的面庞上看到不屑,看到颓唐,看到不安。

作为国戚,作为重臣,长孙无忌自认为很清楚这位皇帝。

他战功彪炳,他十倍报辱,他自信能更合帝位,他不愿坐以待毙。

虽为自保,但终究还是无法逾越礼法门槛。

而如今,在长孙无忌的眼中,这一轮大唐的烈日,萦绕其上的一缕黑雾终于如冰雪消融,消逝的无影无踪。

“打天下坐江山!”这便是后世百姓看法?

“只是此光幕甚是吝啬!”李世民随手擦拭掉眼角的泪珠,笑骂道:

“如此方寸之间,如何看得清楚?”

没有人说话,因为光幕上此时出现了一个恢弘的不夜城。

绚丽的灯光,游人如织,灯火通明。

宽阔的街道,所有人面容上都很轻松的游人,更有后世女子穿着类唐的装束嬉戏游玩。

李靖努力睁大了眼睛,然后以爷爷看孙女的态度评价了一句:

“不够丰腴,定是平日少饭食。”

李世民则是看到画面中央的的一尊高高的骑马雕塑。

看不清面容,但从石雕脚下的“贞观上将”四个字,李世民几乎第一时间确定:

这就是自己!

“贞观上将……嘿嘿,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