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味同嚼蜡的军神(2/4)

有人说绝世名将的作用就是加快历史的进程,李靖无疑将这份工作完成的相当好。

而最终的晚年也依然算是顺风顺水:

贞观十一年改封卫国公,恩宠备至。

十四年李靖妻子去世,这个老人伤心欲绝,二凤出于安慰和表彰老将军的想法,仿照卫霍旧事,将李靖的陵墓修成了突厥铁山、吐谷浑积石山的形状,以彰显战绩。

十七年时二凤感怀当初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逐渐凋零,令阎立本在凌烟阁绘二十四位功臣,李靖列第八,位于尉迟敬德之后。

十八年二凤亲征高句丽,出发前问李靖去不去,李靖说陛下你等等我病快好了,一定带我一个。

但二凤寻思老将军都七十多了,还是好好养着吧。

不过这段故事在《隋唐嘉话》中记载的是李靖不愿意去,二凤笑眯眯说:

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吓得七十三岁的李靖健步如飞,求着要一起去。

但要说一句,隋唐嘉话成书于安史之乱前后,且这本书的分类是笔记,所以看看就行了,难当真。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重,李世民拖着同样病重的身体去见了李靖最后一面。

同年五月,李靖病逝,谥景武,陪葬昭陵,两个月后李世民病逝,贞观这个年号也彻底结束。

相较于白起韩信岳飞的不得善终,卫青霍去病的各有遗憾。

李靖的一辈子就跟他的打仗风格一般,一片坦途。

不过这位老爷子病逝时多半很难想到,他精彩的身后事才刚刚开始。】

〖诸葛亮:这宋,临有外敌竟还自戮能臣良将,殊为不智也!〗

“最无聊的军神……”李世民不由得莞尔。

杜如晦落笔,感叹道:

“不显智名,不夸勇功,出战胜而不忒,药师将军真乃孙子所言之善战者。”

“古往今来读孙子兵法者不知凡几,能如孙子兵法所言而行者,不过寥寥。”

李勣点点头道:

“如杜尚书所言,药师将军之用兵,无出其右者。”

“如此名将乃之重宝,不宜军阵涉险,请为国惜身。”

“不若居长安授兵法,冲阵冒死之事,请由李勣来!”

李勣话语说的铿锵有力,但其中的意思太过直白,连杜如晦都赶忙掩面,怕自己直接笑出来。

李靖当即瞪大了眼睛:

灭突厥之战是看你浓眉大眼才让你协助分功的,结果反倒先惦记上老夫锅里的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