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幕当为状元郎(2/2)

显然不是大乾自己。

那便是仙门。

但没有人宣传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古来修行者,跨十境者,几何?

对于普通修行者来说,进入朝堂,比去仙门更有发展空间。

但想来,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一生无望十一境的。

“知人善用,各司其职,让擅长的去管理擅长的部门,才是最为妥帖的行为。”

“科举考试,不应该只针对儒修招生。应该以部门为准,招收相应的人才。”

“工程,土建,水利,器械,就应该招收墨生。”

“农事,养殖,种植,就应该招收农家修士。”

“医学,草药,炼丹,就应该招收医家和喜欢炼丹的道家,甚至,可以重启丹师的培养。”

“贸易,立法,刑事,就应该招收法生。”

“历法,卜算和气运演算,需要阴阳家修士。”

“教育,管理,礼乐,才应该分配给儒生。”

“当然,这是臣的初步构想。想要其他修士甘愿入朝为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思想建设。”

“但让擅长的人做他擅长的事,而不懂的外行人,哪怕官职再大,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这便是臣认为的,最符合文人执政的基础规则。”

“至于具体的政策,那便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天下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策,只有因地制宜,因事而定的政略,才能处理相应的问题。”

“我们可以出一套参考方案,并且规定在允许的条件下,针对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给予地方官员信任。这才是最为根本的。”#......

第91幕当为状元郎

“至于刚才诸位考生的世家寒门之争,我觉得那属于次要矛盾。只要依法而行,世家也好,仙门也罢,触犯律法,皆一视同仁。便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这当中可能有人会说,世家会袒护世家什么的。这也算个事请吗?我们不是有秘术师吗?”

牧箫图穷匕见。

秘术师?

很多人很是茫然。

“请所有入朝为官的官员,皆刻录秘术刻纹,发下秉公执法的誓言,若违此誓,身死族灭。他为了保全家族,也不敢徇私枉法的。”牧箫如是道。

秘术,可以是诅咒,可以是誓言,可以是预言,可以是言出法随。

研究神秘之后的产物,让秘术师,成为天下最可怕的一个修行体系。

但这种可怕,不在战斗力上,更多的是在限制和人心上。

尤其是因果秘术。

涉及因果者,可断言生死。

牧箫的命格因果轮,恰好就是只能学习因果秘术。

这也是他要去祖灵山的原因之一。

因果秘术啊,那一定要学的。

牧箫话音落地。

很多人还在茫然。

修习秘术者很少与人正面对决。

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秘术师的真正战斗力是什么。

同样的,也不了解秘术刻纹的可怕之处。

刻纹,只是最基本的秘术应用。

它可以让不会秘术的人因此掌握一项秘术,一般有次数限制。

它也可以让某种秘术延迟发作或触发发作,这便是禁制或者誓言。

当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诅咒。

有违此誓,如何如何,不过是说说而已。

但是,秘术刻纹,能让他心想事成……

这就很干!#.....

第91幕当为状元郎

r#发誓的人并不想真的如此啊。

当然,既然是修行手段,自然会被境界所破。

世间无完全之法。

亦无必死之局。

别人不懂,但老皇帝不可能不懂。

牧晨曦也不可能不懂。

后来他的长女牧采蘩拜入祖灵山,其中缘由,不无他的影响。

这一刻,老皇帝内心有一丝激动。

他之前没敢这么想过。

或者说,他想过,但这话不能由他来说。

给自己的臣子下禁制,虽然这种禁制它叫做刻纹。

但这也是犯嘀咕的。

在相权极大的时代,这种提议,不可能被认同。

皇帝自己提出来后,被否决。

和底下臣子提出来被否决。

是不一样的。

这一刻,老皇帝对牧箫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好。

“李卿提议,很有时代性。我这就遣人去祖灵山,请当代掌秘出山,商协此事。至于能不能真正实行,搁置再议。”

老皇帝已经非常克制了。

他都请掌秘出山了,还在这说可能不实行。

不实行,你请个锤子掌秘出山。

当然,按照流程,牧箫的这一次提议,简直就是一次大改革。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改革,都是要死人的。

而且,大多数,死的都是提出改革想法的那波人。

牧箫不知道李倾湖当年提出了什么想法。

但他确信。

他今日之言辞。

乃取死之道。

就说嘛,论得罪人,他牧箫,还没怂过谁!

“诸位学子,可还有想说的,尽管来说。”

老皇帝问的,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没说他们对牧箫的提议......

第91幕当为状元郎

有什么不同意见。

就是在根本上杜绝了他们的纠缠。

满殿学子此时看向牧箫的眼神已经不知道如何表达了。

震惊?

幸灾乐祸?

还是惋惜?

不一而足。

或许,他们只会觉得,李倾湖疯了。

为了晋身,连命都不要了。

他今日得罪的,是世家吗?

不是,他得罪的是儒家,世家,和满朝官员。

之后的殿论就没什么看点了。

何琼的对立拉的简单粗暴。

王方的意在沛公,舞的淋漓尽致。

但终究还是牧箫的图穷匕见,玩的惊险刺激,又让人不得不感叹,天才的想法,疯子的举动。

有此三人。

余下者,不过老生常谈。

夜幕垂帘。

星斗盈天。

大殿之上的殿论已尽尾声。

老皇帝看了看诸位考生。

最后咳嗽一声道。

“此次殿论,朕已知诸位想法。”

“经过比对,想法之大胆,能力之突出者,当为青州李倾湖。”

“是故。”

“听宣!”

牧箫出列。

垂首阶下。

“点李倾湖为一甲头名,金科状元,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