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无语的吕公著(2/3)

……

吕公著侃侃而谈,他的记忆力还算不错,加上他提前做了好几天的功课。

所以举荐的大臣履历,信手拈来。

都是熙宁、元丰时代,极力反对变法的君子。

两宫听着,都是暗暗点头。

这五个人塞到了御史台,至少可以让御史台里的新党大臣们感到震慑。

也有利于两宫对朝政的掌握,于是,在听完吕公著介绍后,太皇太后便道:“学士所举,果皆君子也!”

“御史台正当进此君子!”

向太后则问赵煦:“六哥怎么看?”

赵煦答道:“儿不大懂……太母、母后拿主意就是了!儿学着就好!”

吕公著听着,忽然感觉,他似乎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

可具体哪里错了?

一时半会他也是真的不知道。

……

吕公著在延和殿里停留了超过两个时辰。

期间,自是不断和两宫,甚至还多次和赵煦交流。

将他的想法,他的看法,默默的传递上去。

总的来说吕公著和韩绛是不同的。

相比于韩绛只想和稀泥,尽可能让新党、旧党之间的分歧祢和,同时也让他能够带着荣誉风风光光的致仕。

吕公著则更有进取心!

毕竟,吕公著比韩绛年轻多了,在政治上的抱负和想法也更多。

所以,吕公著希望,首先在朝堂上做到众正盈朝!

即使不行,退一步也需要让正人君子们,占据优势!

特别是御史台和经筵官,正人君子要完全占据!

这些事情,吕公著虽然没有说,但赵煦听懂了。

就连两宫也大抵听懂了。

而她们对此是乐见其成,甚至是支持的!

所以,在最后两宫有些意犹未尽,于是诏吕公著明日再入对。

……

吕公著出了宣德门,微微吁出一口气。

在皇城门口,他的儿子吕希哲和女婿范祖禹,都已经在等候。

“大人……”吕希哲问道:“今日陛见,怎这么晚才出来?”

吕公著笑道:“两宫慈圣,推问军国之事,就留的久了些!”

范祖禹一听,立刻欢喜起来:“泰山进拜三省两府,恐怕就在近日了!”

吕公著自然清楚,但他还是谦虚的道:“老夫愚钝之才,能得进用已属天幸,不敢望三省两府!”

实则,他已经做好了在韩绛之后,执掌国政的准备!

因为吕公著看出来了。

少主虽然成熟的不像孩子,甚至已经拥有了和成人一样的手腕。

但他终究年纪太小,需要人辅佐。

所以,他很可能采用了一种——只在关键问题上发言的策略。

换而言之,只要不去触动他的底线。

其实,少主是愿意放手给大臣全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