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出幸开封府(2)(2/3)

“自真庙即位后,历代以来,皆奉为圣所,臣等每逢初一、十五,皆集于潜龙宫外,叩问太宗、真宗皇帝神灵!”

“善!”赵煦点点头。

他这一系,无论是法理还是伦理上来说,属于真庙-仁庙-英庙-先帝。

这是事实!

英庙不承认也没有用!

赵煦的父皇即位后,就已经彻底承认了,自己乃是仁庙子孙。

濮议之争时,所宣布的濮王乃是‘皇考’的结果也已经被推翻。

只留下了一个吉祥物一样的嗣濮王,默默诉说着当年濮议的惊风骇浪。

于是,赵煦对蔡京道:“卿且先带朕去朝觐祖宗圣所!”

蔡京当今拜道:“臣谨遵旨意!”

便恭恭敬敬的在前头开路,带着赵煦,从正厅门向东,来到一扇朱红色的大门前。

正要推开,赵煦却叫住了他。

“朕当亲启之!”

于是上前,轻轻用力,推开了门。

门后是一個僻静的花园,花园中的花草,有着潺潺流水之声,在其中回响。

赵煦站在门前,恭敬的拜了一拜,道:“不孝子孙臣煦,今日奉太皇太后、皇太后旨意,恭拜祖宗昔年视政之地……”

“愿祖宗神灵庇佑,使我社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臣当恭从祖宗当年之德,以仁爱为本,用贤能之臣,听逆耳之谏,取中正之策……”

这是赵煦在现代学到的东西。

无论心里面怎么想,实际上又是怎么做?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

在赵煦身后,蔡京等大臣,自然是赶紧全体匍匐,对着潜龙宫叩首再拜,说道:“臣等诚惶诚恐,聆听皇帝陛下祖宗圣所前所教诲,必当竭心尽力,辅佐陛下,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跟着赵煦来的起居郎,已经提笔开始记录了。

赵煦眼睛瞥了一眼,就在燕援率领的御龙直护卫下,恭身走入那扇门户之中。

潜龙宫,是真庙视政之地。

至于太宗?

他虽然是开封牧,但办公却是在晋王邸,从未在开封府中设衙。

穿过小花园,赵煦便看到了一个立着诸多箭靶的靶场。

“此乃昔年祖宗习射之地?”赵煦扭头问着跟上来的蔡京。

蔡京恭身答道:“陛下圣明!”

“昔,太宗皇帝命真庙居开封府视政、习射,并命开封府建此箭堂……”

“善!”赵煦颔首:“祖宗文武并重,朕知之矣!”

这也是来此的目的之一。

寻找一件圣遗物,带回宫去。

这样,他就有借口在今年或者明年,选个好机会,亲临禁军军营,检阅诸军。

狄咏南征得胜,或许是个不错的契机!

于是,赵煦问道:“祖宗当年习射之弓何在?”

蔡京自然记得仔细,答道:“历代以来,供奉于潜龙宫圣所官廨之中!”

赵煦颔首,便带着人继续向前,进入那些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官廨。

看得出来,这些官廨在历代以来,都得到了精心的维护和照看。

无论是门槛还是居室,都保持着当年的风貌。

赵煦带着人,步入正厅,便看到了一柄用红布包裹起来,放在一个架子上的弓箭。

架子上,还放着镶嵌黄金、宝石的宝刀以及一柄长戟。

在架子前,则供奉着一副被打理的宛如新的一样的甲胄。

赵煦上前,就跪下来,再拜稽首,道:“不孝子孙臣煦,恭问祖宗神灵,今臣奉两宫慈旨,再临开封府,愿学祖宗当年圣德,治民以宽,待民以仁……”

其他大臣、武臣,也都跪下去,对着那副宝甲顿首:“臣等恭拜皇宋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御甲!”

赵煦认认真真的拜了三拜,然后起身,在蔡京的陪同下,转向了当年真庙在开封府居住时的寝所、书房以及批阅文书、召见大臣的官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