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欲加之罪(2/2)

正月后,才通过公开招录的方式,补全了僧录司的官吏缺额。

所以,李士良虽然是去年八月份,才到的开封府。

但他确信,他可以在这案牍中,找到那些人的案子。

然后,他就只需要做一件事情——从那些案子里挑出最好判的。

……

张吉骑着马,在开封府府衙之外,看着已经近乎将府衙的门口堵塞住的车辆。

车上装着的不是铜钱,就是金银。

张信啐了一口:“都是些胆小鬼!”

“不像我,我就无所畏惧!”

张家传到他这一代,已经快要掉出勋贵的行列了。

这主要怪他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没有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磨勘,甚至还被多次责罚、勒停,到死都只是一个环卫中郎将的官职。

于是,他的恩荫起点,就变得非常低了。

哪怕磨勘磨了十来年,也才勉强爬到勋卫中郎上。

就这,还是因为元丰时郊祭加恩,还有去年新君即位加恩,这两次推恩,让他免费升了两级。

否则,根本爬不出他爹给他挖的大坑。

这在事实上,就已经判决了他的儿子,将来恩荫的起点,只比平民高一点。

除非他或者他的儿子,能立下战功,成为遥郡,不然的话,真庙、仁庙时代,威名赫赫的徐国公家族,就要从勋贵名单里移除了。

便是现在,其实也差不多被开除了。

所以,张吉是想的开的。

什么皇恩,什么官家,都离他太远,本来也没有。

怎及孔方兄亲近?

他怎舍得,为了那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小官家,白白将自家黄灿灿的铜钱还回去?

不可能!

张吉知道的,这世上啊,只有钱最亲。

没有钱,就什么都不是。

再说了,天子拥有四海,难道还会缺他这点钱?

所以,即使他家的兄弟,哭着求他,他的岳父亲自登门和他讲道理。

张吉也是打定了主意——就不还!皇宫的官家,能把他怎么着?

贬他的官?

罚他的铜?

无所谓了!

勋卫中郎,一个月才十贯钱俸禄,就这还要被扣掉一半——因为他没有实际差遣。

哪怕被扣掉了一半,也不会全发。

能落到他手里的就那么两三贯钱,剩下的是不值钱的杂粮。

让他为了两三贯俸禄,去还两万多贯?

他又不傻。

反正,就摆烂,就躺平。

有本事,赵官家把他一撸到底啊!

让天下人都开开眼,看看赵家是怎么对功臣的!

而只要官家不敢明面上怎么着他,那他就没有损失。

因为,张家本来也没有什么恩宠了。

不存在的东西,何必去珍惜?

……

李士良拍了拍一份卷宗上的灰尘。

他将之拿起来,看着卷宗上的条目,舔了舔嘴唇:“找到了!”

他笑起来,卷宗上被告的名字,赫然映入眼帘——开封府左厢兴国坊张吉。

时间是:元丰三年三月。

他捧着这份六年前的卷宗,放到了案台上。

此时,案台上已经摆满了卷宗。

涉及六七家人,时间跨度甚至长达二十年。

但李士良靠着开封府里的老吏的协助,将它们全部找到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卷宗重新整理,重新审查。

然后从里面挑出那些证据最清楚,逻辑最完整,同时也最好判的案子。

最好,要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

“还是得请人来帮忙!”李士良想着,于是他想起了一个人。

当年和他一起在都水监为官的朋友贾种民。

贾种民是仁庙时的宰相贾昌期之后,熟谙刑统,熟悉大宋条贯。

唯一的问题是,如今,贾种民在驾部担任驾部郎中。

想要请他来开封府协助,得和蔡京说一声,得到蔡京许可才行。

这样想着,李士良就走出了文牍房,走向蔡京的官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