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与士大夫贵族共治天下(2/2)

拿出一半去南朝换交子,起码能再换一两百万贯。

更何况,辽国拥有着堪称当世第一的黄金储备。

黄金比白银更贵!

相信也可以换到更多交子。

所以,耶律洪基压根不担心自己没钱花。

就这样买买买就行了。

因为他发现,无论他怎么算,这个事情,都是他和大辽赢!

而且是大赢特赢!

通过交子,大辽可以源源不断得到南朝的商品。

通过交子,他能得到足够的财货,收买国中上下。

甚至,通过交子,他还可以大大缓解,现在辽国遇到的各种问题。

譬如说,南院的农民问题和北院的牧民问题。

他都可以通过交子,来一定程度减轻这些人的负担。

既然如此,那还犹豫什么?

至于金银?

那玩意,他留着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

还不如拿去南朝换交子,购买南朝的商品。

王师儒听着耶律洪基的话,看着他的脸色,低下头去,叹了口气,拱手拜道:“臣领旨!”

只是心中多少有些隐忧。

大辽这样纸醉金迷,奢侈糜烂下去,恐怕将来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大辽奢靡成风,也不是今天才有的。

圣宗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到了兴宗时,更是江河日下。

如今这位天子登基后,就已经无药可救了。

耶律重元、耶律乙辛两代权臣把持朝政,祸乱国家。

根子就出在这位陛下身上。

所以,他也无奈。

只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皇太孙身上了。

只能希望皇太孙长大后即位,可以刷新政治,励精图治。

……

这一日,耶律洪基喝的伶仃大醉。

最后是摇摇晃晃着,被皇后萧思坦搀扶着到了宫帐的御床上歇息。

其他辽国贵族、大臣们则比耶律洪基还醉的厉害。

但辽国上下的欢喜,却是溢于言表。

无论怎么说,不管怎样。

价值一百万贯的南朝财货,确确实实的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而且都是他们喜欢,甚至是珍爱的。

最上等的茶叶,最好的建盏,名贵的绸缎,华贵的刺绣。

汴京人用的胭脂水粉,汴京人用的玉器、瓷器。

以后,他们可以在上京就能过上汴京的生活,享受着汴京的享受了。

所有人都很开心。

耶律洪基在床上,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

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帐中也点起了烛火。

他感觉有些头疼,也有些口干。于是,呼道:“茶,朕要喝茶!”

当即就有着宫女,奉来茶水,喂着他喝下去。

喝了一盏茶,耶律洪基感觉好了些。

于是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禀陛下,已是酉时三刻了。”侍女回答。

“竟到酉时三刻了吗?”耶律洪基喃喃自语着。

这个时候,皇后萧思坦走了进来。

“陛下……”萧思坦盈盈一礼,她手中拿着一封奏疏。

耶律洪基笑了笑,问道:“皇后有事?”

“嗯!”萧思坦走到耶律洪基面前坐下来,对他说道:“刚刚接到的奏疏。”

她将奏疏送到耶律洪基手中:“张孝杰薨了。”

辽国的皇后的实权是很大的。

承天太后这样的女强人,甚至可以算是如今辽国体制、制度的奠基人。

所以,即使到现在,辽国的皇后依然拥有着差不多相当于副君的权力。

在皇帝卧病或者不能视政的时候,代替皇帝处置军国大事,更是辽人默认的规则。

耶律延禧接过萧思坦递来的奏疏,看一遍,就叹道:“张孝杰竟薨了。”

语气之中,颇有些怀念,甚至是遗憾的味道。

他想起了那些年秋猎,他意气风发,耶律乙辛、张孝杰伴随左右的时光。

也想起了耶律乙辛、张孝杰服侍、辅佐他的时光。

于是,又叹了一声。

斯人已逝!

一切功过尽黄土。

坐在御榻边的皇后萧思坦,看着耶律洪基的神色,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如何处置此事?”

张孝杰,曾经被辽国上下,认为是韩德让第二的宠臣。

同时,还是魏王耶律乙辛最信任也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但现在,他死了,死的悄无声息,也死的默默无闻。

除了地方官上报了死讯外,朝中没有任何提及他。

所有人都装作没有这个人。

耶律洪基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叹息一声,道:“张孝杰,虽然贪污腐败,让朕大失所望。”

“但终究,他是士大夫,是先帝最后一科科举的状元,也当过宰相。”

“皇后……”耶律洪基说着:“朕想给他一个死后哀荣。”

萧思坦,低下头去,轻声说道:“朝中恐怕不会同意。”

耶律洪基眯起眼睛来:“不同意?”

他当然知道萧思坦所指。

无非不过是萧秃纳、王师儒等文臣。

可是这些文人那里知道,若对耶律乙辛、张孝杰等人穷追猛打,那么就会让整个北院贵族忧心忡忡。

当年,耶律乙辛、张孝杰权倾朝野的时候,不知道多少北院贵族,曾投效于他们门下。

彻底清算耶律乙辛、张孝杰等于把这些人逼向绝路。

他现在好不容易,才通过宋辽新约,用财货稳定了北院各部。

哪里肯给让人破坏他持续向北院各部释放善意的大局?

于是,耶律洪基道:“朕意已决!”

“着,命有司厚葬,赐张孝杰神道碑,许其上遗表,恩荫子孙。”

说着,耶律洪基就又道:“朕听说,当年南朝的曹用利被贬自杀,南朝仁宗皇帝,后来亲自为其平反。”

“从那以后,南朝皇帝就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罪宰执,不杀待制以上。”

“朕今日欲法南朝,与大辽上下共治之!”

耶律洪基,已经在位三十一年。

即位三十一年的老皇帝,哪怕再不靠谱,对自己的国家是个情况,他心里面是有数的。

他心里面清楚,现在的辽国,看似稳定,实则暗流涌动。

必须求稳,也必须向北院各部妥协。

思来想去,南朝的体制是最适合的。

在南院,与士大夫豪族共治之。

在北院则和十二宫、五院部、六院部的权贵们共治之。

只有这样,才能维系稳定,才能让辽国的虎皮可以继续吓唬人。

否则,内部不稳,内耗四起。

各部离心离德,甚至暗中勾结外敌。

这大辽江山,立刻就会动摇!

萧思坦听着,心中自然欢喜。

她的家族,也和耶律乙辛、张孝杰有密切关系。

老实说,过去她甚至起过,若耶律洪基哪天重病了,她是不是可以将耶律延禧赐死,然后从宗室之中,过继一个来当皇帝的念头。

但现在,听了耶律洪基的表态,看着他连张孝杰都肯包容。

心中的石头顿时放下了。

注:萧思坦在历史的大安二年,曾经谋划毒杀耶律延禧。但被发觉,降为惠妃。

耶律洪基连萧思坦都不敢动,可以想象,这个老皇帝当时已经察觉到了,辽国内部的激流和矛盾。

但耶律延禧这个大聪明,却一上台就开始大清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