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宋誓(1)(2/5)

没有人会记错的。

同时,这也是礼记最重要的篇章《大学》一篇之中最重要的一段。

直接引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圣人大道。

礼记原文直接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国人交,止于信。

于是,进而引出君子有大道,在大道在忠信,生财亦有大道,大道在义利。

但对赵煦来说,所有的这一切,整篇礼记大学篇,都可以被浓缩成一句话。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朕将抱着朕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无畏精神!勇敢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只为了增长财富,振兴国家。

即使为之点燃世界的战火,让千百万人殒命,也在所不惜。

因为这是圣人教的。

特意在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大道理前点名的。

至于你要说,圣人的本意不是如此。

那么请问,当今之世,谁能知晓圣人本意?

当今大宋天下的士林,早就不是汉唐时代的‘六经注我’了。

那个时代的人们,才需要去学那些大学阀的经义注疏,只有学习了大学阀们的经义注疏,才能践行圣人道义和自身抱负。

现在的大宋,已经进入了被现代人称为‘我注六经’的时代。

个人可以直接和圣人跨越时空进行交流。

用我的思想,来让圣人大道再次伟大。

所以,这是一个没有绝对权威的时代,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解释圣人的时代。

所以,苏轼可以堂而皇之的科举考场上,瞎编胡造出一篇《论刑赏之忠厚》。

所以,王安石可以堂而皇之的建立荆公新学,将孔孟的文章,用来给新法背书。

和尚摸得,贫道也摸得,朕当然也摸得。

所以,赵煦微笑着抬起手:“朕自当与卿等及天下约法!”

所有人的脑瓜子,再次嗡嗡嗡的响起来。

约法?!

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汉高祖刘邦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的故事。

因为,汉高祖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的时候,他还只是汉王。

约法的对象,也只是百姓,而非大臣。

那么,谁在身为天子时,与大臣约法,天下约法?

向上追溯!

三坟五典的时代,那遥远的三代时期。

盘庚迁都,与群臣,与百姓立约——那个时候,称为誓。

几乎每个人,都能想起这个事情。

因为这是刻在士大夫们记忆深处的思想钢印。

盘庚许下宏大的愿景,召集大臣,训诫他们,也鞭策他们。

他召集百姓,说明迁都的理由,许下美好的未来。

于是,商代的先民,追随盘庚,迁都于殷,让商室基业再次振兴。

对士大夫们来说,殷商能王天下八百年,功劳泰半在盘庚。

于是,人人屏息凝神,竖起耳朵,恭敬的听着面前这个少年天子对他们许下宏伟的蓝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