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皇太后终于死心了(2/5)

“以孙臣从经筵上所知,以及平日里,自己在东阁看书所得而言……”

“大抵脉络,却得从唐德宗任用杨炎,改租庸调为两税法开始说起。”

说着赵煦便用着简短的语言,对这位太皇太后科普了一下历史。

自然是略过这过程里的血雨腥风,同时也省略了无数人的努力过程。

只是简单的将两税法后,历代为了搞钱,不断对百姓层层加码,敲骨吸髓的经历介绍了一遍。

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万税、万税、万万税。

包括现在的免役法,其实也是某种程度的加税。

于是,中唐以后的百姓负担,就在这一拉一扯间,凭空增加了好几倍。

赵煦介绍完,就对两宫道:“故此,皇考在日,曾多次教诲于我,我朝自立国以来,晚唐、五代之弊实多,天下皆苦于此也。”

这正是大宋,之所以给很多人一个拧巴感觉的原因。

因为,大宋他压根就不是汉唐那样,通过砸碎旧王朝而建立起来的新王朝。

大宋是在晚唐、五代的残躯上,重新长出来的。

看着立国也就百三十年,对一个王朝来说,似乎很年轻。

但实则,大宋王朝这个实体的很多脏器,都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它们就像是赵煦去景灵宫祭祖乘坐的那辆玉辂一样,外面看着光鲜亮丽,其实内里早就已经朽坏、腐蚀了。

稍微走快一点,就会嘎吱嘎吱的响起来。

搞不好哪天就可能当场散架。

两宫听完,面面相觑。

哪怕向太后,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论调。

在殿上的两位宰相,已经持芴再拜:“先帝明见万里,遗陛下以智,臣等为天下贺。”

在心中,这两位宰相的震撼,是难以形容的。

虽然,他们早就习惯了也接受了,当今的少年老成与智慧。

也差不多接受了‘先帝曾私下多次教诲、叮嘱当今’的设定。

因为,很多事情,假若不接受这些设定,就无法解释了。

但此刻,他们还是被震惊了。

先帝过去在宫中,会连这样的事情,也掰碎讲给当今听?

他有这么多时间吗?

两位宰相对视一眼,然后都收回目光。

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假如先帝在时,当今就已经和现在这般老成、聪慧了。

那么先帝绝对会将大部分精力,都用来教导这位长子。

尤其是在元丰七年后,先帝感觉到自己身体不适,开始安排后事的时候。

他绝对会将多数时间抽出来,用来培养自己的继承人。

仔细想想也是!

先帝驾崩前,当今就已经搬进庆宁宫,住了差不多半年多。

在庆宁宫外围,先帝所用皆其心腹爪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