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师师的手段(2/5)

当年柳永,就长期缠绵在保康门瓦子,如今保康门的那些勾栏,对外宣传的口径,就还有着‘我家曾是柳三变填词之地’、‘我家墙上有柳三变诗词真迹’这样的话术。

如今天下知名的风流才子,同时也是现在汴京城姑娘们的心头好晏几道则在回京后,常常醉卧在新门瓦子里。

近来,在汴京城里传唱的那句: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传说就是晏几道与几个朋友在新门瓦子听小曲的时候所作。

所以啊……

这个刑和叔,搁这吃完被告吃原告呢!

搞不好,桑家瓦子的那些勾栏的主人,给他塞了好多好处。

不过无所谓了。

当皇帝啊,很多时候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臣们的事情,少干涉。

只要他们还在认真做事,那就不要去管。

当然,自己心里头也该明白,这些大臣背着自己到底在干些什么事情?

别给他们忽悠了就行。

心头念头百转,赵煦就好奇起来,问道:“黄良是怎么说服耶律琚的?”

最初,赵煦可是估算,耶律琚能存个三五千贯就不错了。

谁料,这家伙居然肯存这么多?

刑恕道:“官家,以臣所知,黄良似乎是给了耶律琚等人一个承诺。”

“嗯?”赵煦问道:“什么承诺?”

“旦有所需,差人知会,一月之内便可在瓦桥关提款!”刑恕禀报着。

赵煦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

这确实是一个像耶律琚这样的人,无法拒绝的条件。

毕竟,他们手里的交子,虽然携带方便,可现在只有汴京的交子务这么一个地方可以兑换成铜钱、黄金、白银、香料、绢布等贵重金属或者等价物。

所以,他们想把交子换成铜钱或者其他东西,只能在汴京进行。

这样一来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运输。

要将钱从汴京运到瓦桥关,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成本也很高。

然后,从瓦桥关运到辽国上京、南京等地,还得付出一笔巨额成本。

而黄良承诺,只要耶律琚提前知会,就可以在一个月后在瓦桥关提款。

这样的服务,可谓是完全戳中了耶律琚这样的人的需求。

只是……

赵煦问道:“黄良怎么让耶律琚相信的?”

这确实是问题关键。

空口白牙,就想让人信服?还将这么大一笔巨款交到一个初次见面的商贾手中……

耶律琚又不是孩子!

不可能这么幼稚的。

刑恕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坦白:“奏知官家,黄良道出了他乃黄履族人的身份,还请了臣以及荥阳郡王之子曹欢作保。”

“哦?”赵煦还是不大信,狐疑着道:“这样简单吗?”

黄履的族人加上刑恕、曹欢作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