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坐而论道(2/5)

同时,还希望可以在汴京再开一个店铺,专门售卖来自河西、灵夏、西域的特产。

比如说玉石,也比如说皮毛。

若是可能,争取南蛮同意出售粮食是最好不过的了。

去年和今年的干旱,让国中很多中小部族,尤其是横山各部都已经陷入了饥荒,很多小部族甚至举族逃亡去了南蛮的熙河。

这就说明,南蛮的熙河有着大量粮食。

所以,讹啰律强忍着内心的不舒服,用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躬身说道:“大皇帝陛下德音教诲,外臣必转告我国国王……”

那御座上的小皇帝,却只是笑了笑,没有接他的话,反而轻轻敲击着御座前的案几。

“夏国王果真欲与大宋修好?”他问着,稚嫩的声音中,却充满着一种不大信任的味道。

“下国自是真心实意,愿与大宋重修旧好!”讹啰律低着头,用着尽可能温顺的语气回答:“故此,下国王太后及国相,特意命外臣,向大宋大皇帝陛下,敬献良民五百匹,以助大宋养马……”

“除此之外,还敬献珠玉、皮裘等物,以为大宋太皇太后陛下圣节增光……”

“好吧!”御座上的小皇帝笑了一声:“就这样吧!”

“贵使且先下去,朕自会将夏国王的好意,上禀两宫慈圣。”

“这……”讹啰律咽了咽口水,躬身道:“外臣乞亲见大宋太皇太后陛下,叩首、问安!并将我国王太后亲笔贺表,敬呈大宋太皇太后陛下!”

这是他此行最重要的任务——亲自拜谒大宋太皇太后,并转达来自兴庆府的太后的亲笔贺表。

此乃国相梁乙逋,亲自对他交代的事情。

就是要竭尽一切可能,从南蛮这里捞好处。

越多越好!

同时也麻痹南蛮方面,为今年秋天后的进军做好准备。

是的!

兴庆府方面,已经下定决心了。

要用手里的弓箭和马刀,来向南蛮讨钱。

这是来自国相梁乙逋的直接决断。

也是包括嵬名家在内的,西夏各个大部族的共同决断。

道理很简单——南蛮为什么愿意每年给三百万贯交子予北虏?

因为,北虏的骑兵很强,南蛮恐惧北虏骑兵南下,所以选择花钱买平安。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南蛮连区区百万贯交子,也不肯给大白高国?

甚至连景宗议和的时候答应给的岁赐也不肯给了!

这个问题在党项各部脑子里一转,顿时无数人血压上升。

大家都已经决心,今年秋天,给南蛮好好的来一下。

让弓箭和马刀,让南蛮见识见识——我大白高国的骑兵,就未尝比北虏差!

所以啊,乖乖的给钱吧。

给钱,我们就不来打你们了。

然而,那个御座上的小皇帝,却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这就不必了。”

“夏国王太后的贺表,贵使送到礼部,礼部会将之转呈太母的。”

“若无他事,贵使便先回都亭驿,等候消息吧。”

“这……”讹啰律还想再说什么。

殿上的南蛮禁卫,就已经上前,礼貌的说道:“贵使,请!”

讹啰律没有办法,只能恭恭敬敬的再拜而辞。

……

看着讹啰律和田怀荣远去的背影。

赵煦看向殿上的宰执、武臣们,然后就道:“退朝后,左相、右相、知枢密院事以及殿帅、副帅都留下来,随朕到崇政殿后的小殿议事。”

“诺!”群臣闻言后楞一下,这才纷纷领旨。

小殿,素来就是大宋君臣们真正议事的地方——大殿上的议事,一般都是走走过场。

所以,群臣一得旨意就知道,还有大事要与他们商量。

于是,在出了崇政殿后,被赵煦点名的文武大臣,立刻就前往小殿。

等他们到的时候,赵煦已经让人煮好了茶,等群臣入殿、行礼完毕,各自落座后,赵煦就吩咐:“卿等且先喝喝茶……”

“这是今年新制的团茶,都尝尝看……”

这小殿自不同于大殿,空间很小,赵煦几乎就是坐着,与群臣们面对面交流。

这叫坐而论道,乃是自秦汉以来的君臣议事传统。

群臣拜谢了恩典,各自端起茶盏,品茗了一番,然后都纷纷赞美了一番这种团茶的味道。

赵煦听着,笑了笑,就与冯景吩咐:“冯景啊,给诸位爱卿都准备几饼茶,让他们带回去尝尝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