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司马光之死(1)(2/5)

然而,他也对不起很多人。

对不起亡父,因为他没有子嗣,只能从长兄处过继一个。

对不起妻子,这一生,多赖爱妻照顾、包容,却很少抽空陪伴。

但他最亏欠的,还是视他如子,耳提面授的恩相庞籍庞庄敏公。

庞籍生前,曾对他抱有隐隐期望。

希望他可以继承自身的志向、理想与抱负,救国救民。

然而,他这一辈子,在政治上却是一事无成。

王安石的邪法的骨干他一个也没有废掉。

青苗法,换了个叫‘便民低息贷款’的名头,依然在祸害百姓。

免役法、免行法,仅仅做了部分调整。

保甲法,依然在沿边地区实行,只废掉了内郡。

而且,以上种种,没有一個是他主持下做的。

这让司马光,尤为惶恐。

虽然,他个人是既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甚至不相信鬼神的存在。

这从《资治通鉴》一书就能看到。

全篇《资治通鉴》对鬼神谶讳之事,是能不谈就不谈,能省略就省略。

哪怕不得不提,常常也是一笔带过。

然而,当他的生命将要走到终点的时候,他依然恐惧起来。

恐惧着,那些九泉之下的人,对他的责问。

特别是庞籍!

也恐惧着未来青史上对他的评价——你司马光,号称天下奇才,受天下之望,为先帝所托孤,为政一年有余,做了什么成绩?

答案是没有成绩!

未成一事,未献一策,未立一法!

后人该如何评价他呢?

司马光不得不忧心于此。

司马康当然知道,自己父亲的忧心所在,他流着泪说道:“大人,方才宫中遣使来传旨,言是官家明日要率宰执大臣亲临慰勉大人。”

司马光听着,一双眼睛立刻迸发出光明。

整个人更是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

是的!

他还有希望!

官家……官家……

他要在宰执们的见证下,留下属于他的印记,献上作为臣子的最后忠诚!

……

文彦博拄着几杖,缓缓走在文府之中。

他的小女儿,包绶之妻文氏搀扶着他,慢慢走着。

“听说官家已除包二郎为熙州通判?”文彦博问道。

“是!”文氏低着头,柔声道:“官人已得了吏部官牒,圣旨以恩启用,特旨除为宣德郎,擢用为熙州通判兼熙州州学监。”

文彦博听完,感慨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回去后,好生告诉包绶,不要辱没了乃父所积之德。”

说完,老太师就拄着几杖,慢悠悠的走向了自己的书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