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丝滑(2/5)

但实验室的存在,就不一样了,这是将未来的效益,也掌握在了手中,至少是掌握了主动权,这是眼界上的开拓,提升了农民乃至农村的时代格局。

翁剑锋甚至已经想好了年底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该怎么写,这是很值得大书特书的。

见翁剑锋如此兴致高,张浩南趁机道:“翁市长,不如题字勉励一下实验室,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好!”

很少题字的翁剑锋,今天也算是破了例,他以往寥寥数次应景,也是在国营农场和相关单位,像这种民营性质浓烈的地方,还是第一次。

看得出来他确实很高兴,题字的时候,还跟张浩南笑着道:“早年在东面开河的时候,五家埭的包干区,跟我们大队的包干区,就隔了一个商家桥大队的包干区。当时五家埭早上拉大白菜到大食堂的师傅,我全都认识,吴镇长的几个老伯,当时都在。”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嘛,就跟我们现在一样,实验室出了成果,将来推广到市场,得到实惠的还是老百姓。”

“张总觉悟很高啊。”

翁剑锋其实以前对张浩南谈不上有什么好恶,只知道这小子胆子确实大,敢打敢拼敢闯,能够让魏主任高看,肯定是有份量的。

但今天确实怎么看怎么满意,主要是这家食用菌实验室虽然投入运行已经几个月,可并没有在市里面吹嘘成绩,而是稳定运行,保障产出。

他今天的流程安排,是走马观花看一眼,主要是视察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实验室不是主要视察目标。

也就是说如果刻意安排,也不该是实验室,而是学杨广装点一下普通家庭的门面。

这才引起了翁剑锋的欣赏,高看了张浩南不少。

论级别,翁剑锋拿捏不了张浩南,但张浩南态度非常好,应有的尊重,得意的作品,都展现了出来,这算得上是以礼相待,所以翁剑锋也不吝啬善意。

旁人其实不太清楚翁剑锋的际遇,但张浩南既然是重生的,那肯定是知道的。

翁剑锋的女婿后年会成为两江省第四批援助西域的干部,而后……业务能力强的同时,立场还十分坚定,并且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及热点事件中,稳住了局势,凝聚了同志的团结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