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烟火,热闹(2/4)

“好嘞。”

卖菠萝的摊位也卖甘蔗,还卖橙子,还卖柿子,柿子上面带着点草木灰,这说明是自己焐熟的柿子,也算是一种营销。

广陵吃脆柿子的很少,几乎没有,所以自己焐熟的柿子,反而有不少人过来挑挑拣拣。

小木棍戳着两块菠萝,张浩南也不觉得麻嘴,他吃菠萝,菠萝吃他,很公平。

樊素素还是喜欢啃甘蔗,也是现削了一根,斩成好几节,塞在了塑料袋中,张浩南帮她拎着,一路走一路啃。

还得是校花,就是有素质,甘蔗渣都是先吐手掌心,然后塞到小塑料袋中,哪里像张老板,菠萝啃完之后,小棍子找了个角落就是一扔。

“哎呀姐夫你别乱扔垃圾啊。”

“我没乱扔,那里是垃圾堆。”

“……”

张浩南可看得清清楚楚,那里可不少塑料袋包装纸,还有各种吃油饼剩下的牛皮纸袋。

周遭无比热闹,熊孩子的快乐就是花个五毛钱看“美女蛇”表演,大概是刚上完《从南天门砍到蓬莱东路》那节课,迅哥儿家的“美女蛇”和肥胖的黄蜂、高大的皂荚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小孩子看“美女蛇”,老爷们儿就不一样了,掀开布帘,直接吆喝着要看“经典”的。

“三点式”的表演各种踩灯泡、喷火外加脖子顶钢筋。

倘若看客们加钱,脖子以外的部位也不是不行。

还有一些年纪更大的老大爷,他们就比较纯粹了,就是过来看看**。

这种潮流,放二十年后也是不过时的,精神小伙儿流窜不同网站看女主播的主要乐趣,大抵上就是私信或者直接评论一句“在?看看”。

想来永恒的艺术,都是如此经得住时代的考验,风霜的洗礼。

小的马戏团很吃场地,不过因为胜在门票便宜,捧场的人挺多。

白天嘛,就整正经的表演;到了夜色灰暗之时,就可以整点不正经的,看得人也就更多了。

南来北往的口音很多,有些“赶大集”的小商贩是全国赶集赶场,卖鹿角鹿茸鹿皮子的比比皆是,什么人参灵芝虫草应有尽有,卖蜂蜜卖茶叶卖调味品的更是密密麻麻。

那种前所未有的烟火气,简直就像是把一个国家都压缩到了小小的两条街一个广场中。

京城流窜的“大衣哥”在此也能见着,他们的摊位总是摆满了各种光盘录像带,还有各种磁带各种书,当然,清一色盗版的。

来买的人也很多,看书的也多,也有翻找光盘的,倘使一个眼神对上路了,“大衣哥”就会扬扬下巴,趁戴红袖套的离开之后,再问客人:“有经典的,要不要?”

“欧美的不要。”

“放心,都是香江和流求的,绝对经典!”

此时倭奴毛片的流行程度还很一般,当然这种文艺作品的流行,往往就是一夜之间。

互联网上赫赫有名的“病毒式营销”,在传播毛片这件事情上,不如当代大学生的一根毛。

什么叫有口皆碑啊?

各种传统小玩意儿也能看到,甚至摆摊磨剪子的老头儿也有,这些多是本地人,有个老大爷是秦邮县过来摆个摊,就是磨菜刀、磨剪子,他戴着一副有些年头的老花镜,身上套着一件同样很有岁月感的皮围裙,口袋和手边多是工具。

他磨得很仔细,就像是给自己的菜刀修整一下豁口,待到刀锋重新顺滑,他才满意地点点头,清水冲走上面的粉屑,抹布将菜刀擦干,刀把递给了客人,这一单生意,也就结束了。

往后的多少个年月日,大抵上两人都不太可能再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