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既不精彩也不热血(2/4)

“停止炮击,选四个百户,每门各安排两个,百步才可开枪射击,若敌过于靠近城墙,扔空心弹驱赶。”

在炮击期间,洪涛不顾王承恩的劝阻坚持登上了城墙,藏在城垛后面用望远镜观察了许久。见到女真军队派出了步兵,终于下达了还击命令,但还不是全力,在数量上有很大限制。

女真军队在行进时与蒙古军队挺像,都是以马匹代步,行动迅捷。但在作战的时候立刻分出了明显的区别,主力不是骑射,而是步兵。还不是一般的步兵,而是装备了甲胄和盾牌的重步兵。

在这些重步兵里面,夹杂着不少步弓手。他们使用的战弓与蒙古人的骑弓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战弓的弓体更大、弓稍很长、弦垫明显。

按照后世冷兵器专家们的说法,弓体大可以在弓体变形小的前提下增加对箭的推动力;弓稍长虽然增加了弓体的负担,但杠杆作用更突出,适合发射重箭;加大的弦垫则能缓冲弓弦对弓臂的冲击,产生等效弓臂变换效果。

把这些理论放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其实就是一句话,箭射的远且杀伤力大。

如果对上蒙古骑兵,女真步弓手能在更远的距离上获得更大的杀伤力,给骑兵冲击步兵增加难度。要是对上了明军步兵,身穿重甲的女真步兵也不吃亏,更有丝毫不逊于蒙古人的骑兵做为掩护。

总结来说,女真的兵种设置很有针对性,完全是为了克制蒙古骑兵和大明步兵设计的。再加上他们的士兵多是猎人出身,单兵素质比大明、蒙古人都强,战斗力才能保持得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