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美协资源(2/4)

谁又能强求他什么呢?

他只是一个国际上的三线往下的画家而已,勉勉强强算是达到了国际画家的及格线。

这样的声望,可能还纯粹是那几次国际展览的履历的带来的。

说句不太好听的实诚话。

随便从路边扯个没学过画画的普通人,丢去威尼斯双年展这种,无论是美术界还是电影界,都算是超一流的竞赛单元。

溜达个一圈,逛一逛,在艺术家的“化龙池”里随便泡上两下。

就算没有那个鱼跃龙门,一朝得道,鸡犬升天的福分。

回到凡间的池塘中,人家也能多少当个寻常百姓家供奉的井龙王不是?

打不过美猴王,灭个乌鸡国国王,还是信手拈来的。

成为国家美协高层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

很多声名在外顶级画展往往是声名在外的大画家才有资格参加的,在普通画家眼里几乎高不可攀。

而他们可以反过来。

靠着几乎“免费”的参加画展和各种交流访问的机会来刷刷声望。

黎副会长坚持搞一些本地元素的亚洲传统绢画,或者把的“曼德勒壁画流派”带到世界的舞台上这件事本身,也是蛮值得敬佩的行为了。

顺带一提。

同样是参展,以国家队的身份另外一个好处就是。

外交无小事。

这往往会牵扯到一个国际关系和国家形象的问题。

像是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大展,往往会专门划分出一块场地区域。

和世博会类似让各个国家自己建自己的专题国家馆。

东夏馆,美国馆,沙特阿拉伯馆啥的。

纵使有些不建国家馆的,或者没有这么正式的专门展区设计的大展。

要不然别邀请,只要你是官方代表队的受邀艺术家,所分配给你的展台通常都不差。

何止不差。

甚至都是些很好很重要的展台。

毕竟大家全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这种东西是和艺术家本人身价无关的。

组委会把大英帝国的展台放到最中央,把赤道新几内亚的国家展台,特意扔去看厕所,既傲慢,且low,还特别的政治不正确。

就等着被狂骂到死吧。

黎会长参加的那几次展览,旁边的展台,几乎动不动身价是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大咖,就是他要以单纯的法国打拼的小画家的身份,跑过去握手都未必有资格的那种。

也恰恰是那几次的经历。

让黎会长也算是吃过见过了。

他有几个压箱底的趣闻和八卦。

黎副会长和李·克拉斯纳(注)的侄女聊过几分钟天,也曾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见过布朗爵士,再到曾在巴黎有幸远远的望见过一眼毕加索最后一位在世的情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