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宋当皇帝 第56章 朋友们(2/2)

    徐良大惊失色,立刻低声阻止。

    “你现在是军器所的官员,谁都知道你是殿下的亲信。你刺杀史弥远,无论是否成功,殿下都脱不了干系,什么储君之位,九五至尊,想都不要想了。你想想,你用殿下研制的火药去杀史弥远,所有的嫌疑都在殿下身上,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绝对不行!”

    “可惜!史弥远身边护卫森严,我就一杆枪,也起不了作用啊!”

    田义脸色难看,很不甘心。

    “田义,你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兄弟,我不能让你去冒险。要是牺牲你而登上皇位,那我宁愿不愿去当这个狗屁太子!完全没有必要!”

    赵竑轻声说道,语气诚挚。

    让他去牺牲自己的好友,不要说什么狗屁太子,即便是狗屎皇帝,他也毫不在乎。

    人生苦短,对酒当歌,那些因为后悔遗憾而造成的心灵上的缺失,常常让人痛苦万分。

    这又是何必?

    “殿下,你为什么非要当这个太子?非要将来当这个大宋皇帝?当了皇帝,不见得比你现在更加快活。”

    田义摇摇头,似乎很是困惑。

    “殿下,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行吗?”

    徐良盯着赵竑,目光灼灼。

    望峰息心,激流勇退,似乎可以免去许多的困扰。

    “不瞒你们说,我如果当不了这个皇帝,我的下场就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这第一个原因就是,我当了皇帝,才能救自己一命”

    赵竑毫不隐瞒,继续说道:

    “至于第二个原因,就是北方的鞑靼骑兵。”

    这两个人不知道,他却明明白白,蒙古大军迟早要南下。血流成河,杀人如麻,崖山之后,十万军民赴海,中华民族无以言表的痛楚。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四川,就损失了一千多万人口。

    “鞑靼骑兵,又和你当皇帝有什么关系?”

    田义好奇心作祟,又问了出来。

    “殿下,你说的是,鞑靼骑兵会南下攻宋?”

    徐良似乎明白了几分。

    “鞑靼骑兵无坚不摧,再加上其收编的各地汉军步卒攻城略地,其势不可当。将来我大宋和鞑靼大军,必有数场大战。我不想看到大宋成为战场。”

    赵竑看着远处的云山雾罩,笑着说道:

    “不是我狂妄,现在的官家扛不起抗击蒙古大军的重任,后面的那些潜在者更不行!只有我,才有这个雄心和能力,扛起这份责任!”

    他说的是历史,并不是信口雌黄。如果还是和历史上一样,按部就班,亡国是必然。

    蒙古大军南下攻宋,不过是几年里的事情。南宋君臣还在修道、修身养性,困于内斗。碍于时代的局限性,赵竑知道,南宋最终只能被淘汰。

    “殿下,鞑靼大军,一定会南下攻宋吗?北面不是还有西夏和金国吗?”

    徐良知道的还不少。他和这个时代的南宋君臣一样,对成吉思汗们的认知,仅限于皮毛。

    “鞑靼大军正在西征,一旦西征回来,会先灭了西夏,然后再攻伐金国,左右不过几年时间。”

    赵竑微微一笑,言语中有些不好意思。

    这些历史上的常识,还有剽窃的这些诗词,每次谈起来,都有些不好意思,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

    “殿下,我相信你所说的。我大宋和金国交战,输多赢少。成吉思汗能把金国从北地赶到黄河以南,其兵锋之盛,确实堪忧。”

    徐良点点头,赞赏赵竑的观点。

    “殿下,如果我所料不错,你从来没见过这位成吉思汗。道听途说,是不是太过夸张了一些?”

    蒙古骑兵虽然厉害,但北人骑马,南人乘船,南船北马,蒙古骑兵到了江南水乡,恐怕也施展不开,当年的女真人不就是这样。

    “夸张?万骑冲锋,万箭齐发,真正见识的时候,你才觉得恐惧。不过,真到了那时,你就没有了机会。”

    赵竑摇了摇头,郑重其事说道:

    “我的《沁园春.雪》一词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面的成吉思汗用兵如神,麾下十余万鞑靼铁骑灭国无数,天下无敌。我大宋若不未雨绸缪,必将大祸临头,甚至有灭国之灾!”

    宋蒙到时大战,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惨烈景象?

    赵竑忽然醒悟,如醍醐灌顶。

    既然世人都不清楚蒙古骑兵的强大,何不……

    “殿下,这么说来,于公于私,于国于民,这个大宋皇帝,你还必须当呢!”

    田义明白了几分,面色凝重。

    “殿下,我田义唯你马首是瞻。从今以后,为你赴汤蹈火,任你调遣!”

    “殿下,我徐良也是一样。无论如何,我们兄弟也一定要帮你,把你推上大宋皇帝之位,保国安民,君临天下!”

    徐良也是慷慨激昂说道。

    “好,那咱们兄弟三人,就好好的折腾一下,不负韶华,不负此生!”

    赵竑举起酒碗,三个人一碰,都是哈哈大笑。

    “田义,索性今日无事,你就舞一下你的六合枪法,赵竑来赋诗,我来和唱,你看如何?”

    春暖花开,良辰佳境,酒酣胸胆尚开张,徐良的意气也被激发了出来。

    “和,我这就去拿长枪!”

    田义兴冲冲地站了起来,直奔“宿舍”。

    “吟什么诗?又来这一套!”

    赵竑的头,立刻大了起来。

    “整个临安府都知道你是诗词大家,你不会除了《沁园春》和《临江仙》,就没有其他的作品了吧?要是那样,你的诗词选集还怎么出?不会只载两三首吧?”

    徐良不屑地瞪起了眼睛。

    “你小子,还小瞧人!”

    借着酒劲,赵竑的好胜心,也被激发了出来。

    后世那么多可以被剽窃的佳作,他脑子里一转,立刻筷子敲打酒碗,吟唱了出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赵竑大声唱了起来,徐良附和,暗暗吃惊。

    这家伙张口就来,应情应景,难道他真是如李太白一样,嫡仙下凡?

    看来,《赵竑诗词选集》,应该不难出版,或许很快就要就要面世了。

    二人声音高亢,豪气干云。田义的一柄六合枪虎虎生风,酣畅淋漓,让赵竑心头振奋。

    怪不得田义的父亲绰号“田六合”,这一手六合枪法,的确是有模有样,潇洒的不要,骗几个小妹妹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