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太平川上不太平 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发风波渡(2/3)

在叮嘱过曾笑然留在天工学院好好习文练武之后,祝新年他们的队伍便出发了。

他们要乘坐飞鸢抵达秦国与滇国的边境,那里有一条河面宽阔、水流湍急的大河,飞鸢只能停在秦国河岸这边,而对面的土地,包括这条大河都属于滇国。

守阁夫子说的没错,滇国终年湿热,即使太平川上现在已经是可以穿夹袄的季节,滇国附近却仍有一股暑气裹挟着泥土和青苔的味道直往人鼻腔中钻。

按照秦国和滇国的约定,秦国的军队和任何军事设施都不能跨越这条河,飞鸢属于军备,受到条约限制,所以剩下前往烟瘴之地的路就需要他们自己走了。

两位夫子拿着牛皮地图站在河边查看地形,这里曾经是一处古渡口,名为风波渡,是巴蜀民众与滇地百姓相互来往的唯一渡口,不过秦国拿下巴蜀之后这里就荒废了,此时杂草丛生,完全看不出古渡口的模样。

滇地潮湿多雨,经常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因频繁地震导致的山体滑坡、河流改道也是常事,所以即使是有经验的人到了这里也很难仅凭经验前行。

在夫子们核对地形的时候,学生们齐心协力将物资从飞鸢上搬了下来。

因为提前知道要渡河,所以夫子们准备了两艘木舟,这些木舟是偃师班的夫子赶制出来的,非常结实又轻便,而且一艘船就可以容纳三十人,用来载人载物是再好不过的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带了很多封魔用的东西,烟瘴之地是天下妖魔之气最重的地方,在这里行走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对抗妖魔,所以各种符箓、镇妖瓶、桃木剑、灵泉水之类的东西他们都带了一大堆。

这些东西全得靠人力背负,因为马匹在烟瘴之地容易受惊,而且土地湿软不适合马匹行走,据说当年第一支封魔训练的队伍刚踏进烟瘴之地的时候,就遭遇流沙坑一瞬间损失了几十匹战马。

天工学院并不是每年都会组织封魔训练,洪儒在学院这么多年,也从未来过滇国,所以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前辈们口耳相传下来的,有些不一定准确,但绝对不能不信。

偃师们用坚韧的牛皮制作了可以收口的大口袋,又用皮绳编织出了宽肩带,让他们可以将物资装进背包中随身携带。

而且在祝新年的建议下,偃师们调整了背包的形状,在外侧增加了一些小口袋,用来装些随手可得的东西。

祝新年将这种造型奇特的包袱称作“战术背包”,虽然这个名字很新颖,但不得不承认背包的设计很好,既能装很多东西,又能将不同用途的东西分区存放,还十分轻便,连公输夫子都对这个设计赞不绝口。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哪里知道祝新年这所谓新颖的设计只是两千多年后的寻常玩意呢?偃师班学生加班加点地赶工,终于赶制出了五十多个“战术背包”供他们使用。

其实被选来参加封魔训练的学生都学习过收纳法术,完全可以将这些东西收纳进气海中,无需多耗费力气来背负。

但根据参加过训练的前辈们传下来的经验来看,即使再厉害的修真者到了烟瘴之地也不能百分之百相信自己的灵力,这片地方诡异离奇,毒障对修真者的影响很大,使不出灵力是常有的事。

所以他们必须将所有物品随身背负,以免失去灵力的时候无法从气海中拿出自己急需的东西。

此刻裴少桥正在指挥分配物品,按道理每个人分到的东西应该是完全一样的,但偏有人不服分配,人才刚到边境,吵架声就响了起来。

“符箓一共就这么多,凭什么多给你啊?”

裴少桥没好气道:“这些符箓是学院组织灵符班学生赶了大半个月才画出来的,定好了每人一百张,你想多要,可谁愿意少拿呢?”

“就是啊,都是保命的东西,谁愿意平白无故少拿几张啊?”

周围的学生也是义愤填膺,祝新年作为这次封魔训练的领队弟子,闻声便走了过去,挤过人群一看,好家伙,在这也能遇到熟人啊?

人见人嫌的黎芦竟然也被选中来参加封魔训练,可要不是他赖在天工学院不走的话,按他的品阶早就该毕业了。

祝新年翻开名册一看,果不其然在灵符班的名单上看见了黎芦的名字,而且他历年来的升阶考试分数都很高,虽然不知道分数是不是真实的,但确实足够入选封魔训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