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廷何时信过你?(2/3)

一是将同蒙古人有勾结的丽江木氏土司迁到省城,若敢反抗则立行围剿。

“众多土司之中,木氏影响最大,若其归服王爷则不虑其他人敢叛。”

胡国柱听后也表示可以拿木氏开刀,杀鸡儆猴。

要是木氏不服,便由他统兵前往消灭。

并道:“只要土司们不敢跟蒙古人勾结,那蒙古人也未必敢犯大理、昆明。”

吴三桂听后点了点头,问方光琛另一办法是什么。

不想方光琛献的第二策却是割地给蒙古人,以求和好。

“割地?”

吴三桂眉头大皱,不知廷献何以出这主意。

方光琛解释昆明与蒙古势力染指的中甸地区相去一千四五百里,且地形极其复杂不利大军作战。

“倘派大军出征若胜还好,若败则恐朝廷以此为借口削弱王爷,甚至派它省兵前来。”

这两年清廷对吴三桂防备日严,不仅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还截了其用人题补之权。

上个月更是下诏命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

即连吴三桂的审案处置权都给收了。

因此要是吴军同蒙古人开战,清廷不可能不向云南派人掺沙子。

所以方光琛意将云南西北的照可、你那、香罗、鼠罗、中甸等地割送给蒙古人,另外再给其一些金银财货。

竭力避免与蒙古人开战,不给清廷任何理由向云南派兵。

“不过王爷须向清廷说边事日紧,如此可扩军索饷。”

方光琛出的这主意可谓一石二鸟,既安抚蒙古人不真打起来,也能借蒙古人反过来要挟清廷。

胡国柱听后也对其岳父道:“只要蒙古人不向洱海、昆明等一带扩充,那于咱们实际也无太大利益冲突。若朝廷执意撤藩,使父王不能自固一方,小婿以为将来或可联蒙抗清。至于所割之地本就不在我们手中,交由他蒙古人也没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