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赞成与反对(2/5)

身负前隋骨血,这满朝文武大臣,固然宣誓效忠皇帝,可暗地里到底还有多少人心向大隋,谁又能说得清?

兼且先帝与隋炀帝乃是表哥表弟,都是亲戚,其人脉关系交织纠缠,今日大唐朝堂之大臣,有多少与前隋有着千丝万缕吧的关系?毕竟,大唐得国不正,难免有人心底里藏着怨气……

若是吴王殿下前往新罗,会有多少人明里暗里追随,谁说得清?

反正,长孙无忌就是忌惮吴王李恪,无时不刻不在打压,绝对不予李恪一丝一毫崛起的机会。

若非大慈恩寺的敕建乃是李二陛下金口玉言,他连这个机会都不会给李恪……

长孙无忌话音刚落,房俊便道:“陛下,微臣正有一事启奏。大慈恩寺之敕建,乃是陛下感念文德皇后而兴起,文德皇后母仪天下,端庄淑惠,实乃天下妇女之楷模,自当深受万众敬仰,千古追思……故而微臣以为,由吴王主持兴建大慈寺恩,未免有些不够资格,不若由太子殿下接手,方显隆重,更能彰显文德皇后之荣耀。”

母以子贵,纵然文德皇后生前身后如何的赞誉铺天盖地,若没有嫡子成为储君之加成,亦难免差了一层。

而太子身为文德皇后之嫡长子,由他来主持兴建大慈恩寺,正是理所应当。

这理由无可指摘,但是有意无意之间,却是将长孙无忌刚刚话中李恪要主持兴建大慈恩寺,所以不能前往新罗的道理给驳了回去,而且任谁也说不出反对的话语来……

长孙无忌心底顿生狐疑,这房俊怎么回事,难不成要力推李恪前往新罗?

没道理啊……

他不认为李恪前往新罗,成为新罗之王,便能当真反噬中枢,以藩国之基础,行篡逆之事,可是他对李恪的忌惮从未有一时消减,打压无所不在,故而第一反应,便是要将房俊压住。

然而未等他开口,另一边的李元景已然精神一振,开口道:“房驸马之言有理!大慈恩寺乃是为了怀念文德皇后而敕建,自应由太子殿下主持,别人皆不够资格。至于吴王殿下,才干有目共睹,人品端正秉直,若是能够前往新罗为王,定然可以为陛下屏藩一方,既能够造福新罗百姓,亦能够使得天下诸国看到大唐之宽厚胸襟,日后定然能有四夷诸国感受到今日之盛况,从而愿意效仿新罗,请求内附,敬献国玺,则大唐威服四海,千秋万载,指日可待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