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有些规矩是给天下人看的(2/2)

“凡任何地方去汉州的官员,都能直接官升一级。”

“我第二个建议是你可以去汉州。”

高洪城距离海边不远,沿路都是各种商铺,有当地人开的,也有福广两地人来开的,甚至还有南洋等小岛国来开的,外面来的新店,朝廷都是三年免税,还提供土地。

这次调到汉州,很多人只带妻子和一个儿子,然后会留父母或女儿之类的在大员。

大概就是建了小墩堡,驻守了一百多人,然后每几月轮换下。

当年赵与芮攻灭金国,收降女真和契丹兵两万多,接着有家人的全部把家人带走,没家人的帮他们组建家庭,将大量女真权贵和王室的女子嫁给这些没有妻子的单身军士,然后全部迁到大员,先在这边熟悉水战。

“朝廷明年可能也会对大员有加分政策,科举的话,应该能加到五分。”

没错,赵与芮攻灭金国得到两万多女真和契丹降兵都已经移民到大员。

也有人单身前往,家人全留在大员,也有人全家一起带过去,反正不管你带多少人也好,留多少人也好,都随意。

“考虑到有才你在大员有经验,我可以推荐你为制置使。”

“此次要动员六千兵马,两万户百姓。”总人数达到十万左右。

像这批大员呆了十年的水师,他们六千户在大员时,约有三万多人。

“同时在北部,也就是这里。”即原本宋军敦堡处,再建个据点,主要是为了中转物资。

“才五分?”楚有才听的心里巴凉,他自己儿子的学习怎么样,他是有数的。

“你若愿意留在大员,我会向上面举荐你为副使,当然,能不能行,我不一定能保证。”

所以之前楚有才算大员户数,得把这些人去掉。

楚有才能力平平,成绩也是大伙一起的,所以他也不敢觉自己有多少功绩,可以这么快上升。

现在朝廷科举不是考四书五经,几乎是什么都要学点,重要的有地理,历史,农学,甚至简单的医理和百姓的日常,想考中的进士们需要知道大宋有多大,四周有多少国家,海外有什么国,有什么特产,各种农作物需什么样的生产条件,要建什么配套的水利设施,大宋以前各国历史,各皇朝为什么会亡,百姓为什么会造反等等,什么都考。

另有女真营统制张惠,副都统夹谷爱答,契丹营统制那合卖住,副将高英。

他所在的高洪城距离飞律宾只有三百多里,朝廷的官船也好,商船也好经常经过,他根据朝廷的方略,还在三年前于最北岸设置了简单的补给点。

大员留了家人的,大员的田和财产都保留。

“好。”严英大喜,重重的上前再拍拍他肩膀:“楚知州,你为了朝廷开拓疆土,朝廷不会忘了你,你放心,你家孩儿将来必会以你为荣。”说罢向他眨了眨眼睛。

众人看了下地图,大概在汉州中间。

不然以后谁帮你去偏远地区开荒?

所以严英这么一眨眼,楚有才立刻心领神会,心中狂喜。

现在高洪城已经是大员最重要的商业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