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秘密行动二人组(4/5)

传说,炎黄之祖轩辕黄帝,早在五千多年前,便营建了一座明堂,用以祭天。

而后的夏商周时期,祭天大典均沿袭下来,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和制度,记录在《周礼》当中。

始皇帝,赴泰山封禅,祭告天帝、汉光武帝刘秀于洛阳,建祭祀天帝之所。

唐武后建万象神宫,长祭天帝,宋代更于都城汴京首设祭坛,并定下繁复的礼仪制度,定期礼拜昊天上帝,活动靡费巨大,称为祭祀之节。

朱元璋在江陵,也建了圆丘和方丘,以便在冬至祭天、夏至祭地,后又兴建了江陵天坛。

永乐十八年,在紫禁城南,便建有仿造江陵圆丘的天地坛。后来是道士皇帝嘉庆,听了一位道人的建议,认为天地不应挤在一起祭祀,天地坛便改建为专门祭天的天坛,另在安定门外建方泽坛祭地,便是现今京都市内的地坛公园。

当年,设计建造祈年殿,为了体现这个年字,可是煞费苦心。

祈年殿中年,有四根金丝楠木立柱,又高又大,代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

周围有十二根金柱,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份。

祈年殿的是个圆形大殿,由十二根蟾柱在支撑,代表一天有十二个时辰。

四加两个十二,等于二十八,代表天上的二十八星宿。

祈年殿上方,还有八根短柱,加起来刚好三十六根,代表的是三十六天罡。

据史料记载,光绪年间,祈年殿遭遇雷击,一天一夜内,祈年殿被大火焚为灰烬。

光绪遍寻能工巧匠,耗费七年重建祈年殿。

如今眼前这座祈年殿,便是光绪年间重建的。

可惜,才过了几年,便发生了庚子之变,八国匪军入京,第一站就在天坛斋宫设立司令部。

八国匪军在圆丘祭坛上架设大炮,威慑京都,大肆劫掠天坛各大建筑内的金银祭器和各种宝物。

更令所有大夏子民气愤不已的是,为了更便利地将抢劫掠夺而来的宝物运走,八国匪军甚至将京津铁路用永定门马家堡,接到了天坛里,不但毁坏了大量建筑被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