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听不懂,头好疼,要长脑子了!(2/5)

有了解释,李世民顿时明白了过来。

那曲线经过的地方,正是一道鲜明的分界线,将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百姓分割开来。

秦天所画下的这条线便是大名鼎鼎的四百毫米等降水线。

“看出来什么了吗?”

李世民皱紧了眉头,苦苦思索着。

他的脑海当中回荡着唐国广大的版图之中的那些地势。

“这么来看的话,越往北,天气越寒冷,土地也就愈发干旱!”

秦天赞赏的看了李世民一眼。

“所以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何南北会有如此迥异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了。”

“为何北方的蛮夷不愿意耕种土地,难道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吗?并非如此。”

“因为越往北,生活条件也就越艰苦恶劣,所以他们其实根本没有条件耕种!”

农耕所需要的水量其实是相当大的,所以草原之上的降水量根本不能满足耕种的需求。

他们只能通过放牧来维持生活。

“不过由于玉米红薯土豆这些耐旱的农作物出现,其实在这条曲线上方,已经有不少人进行着半农耕半放牧的生活了。”

秦天手指点了点:“比如说这里,相信李兄一定有印象。”

李世民连连点头。

“你们觉得农耕和放牧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一个吃的是肉是奶,一个吃的是粮食?”

李世民给出了一个比较浅显的答案。

秦天摇头道:“是可控性。”

“虽然都是看天吃饭,但草原之上,一场大雪就有可能冻死牧民的所有牛羊,来年牧民必将无以为生,只能南下劫掠。”

“可种地呢,就算是有各种天灾,但真正颗粒无收的情况,始终都还是少数。”

“歉收或许会经常出现,但绝收,却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秦天顿了顿:“相比较于放牧的民族,农耕的民族的生活更有保障。”

“而且相同的土地,五亩地种出来的粮食能够养活多少人?但换做是五亩地的草场,能干什么?”

大唐本身就胡化程度很高,百姓也时常养马养牛养羊,李世民自然知道这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归根结底,南北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是下雨多少的差异罢了!”

“南方下雨多,容得下植物生长,所以森林居多,也有充足的条件耕种。”

“可北方下雨少,只能让牧草这种消耗水量比较少的作物生长,连高大的树木都长不出来,更不要说是农耕了!”

李世民顿觉新奇无比,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般分析问题。

这是一个全新的,此前人从未曾想过的角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