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大汉王朝(3/4)

各地的物流与联系,得到了大大的加强。大批大批的东北特产,木材、铁锭、铜锭、皮毛、珍珠等等,在大车的装载下,源源不断的南下,到达河北地区。

河北的粮食、布匹还有玻璃,源源不断的运送往辽东。

各地的产业,开始互补。

再加上水路船只。

虽然京杭大运河,被楚国截断了。但是河北水运极为发达,商船往来源源不断。

物价也就降低了。

就像是现代社会,油价便宜,那物价也跟着下降了。

物流加快了,损耗变小了。各地的商品往来,价格也就下降了。

老百姓们发现,自己的日子,一日比一日好过。

有识之士,更是喜悦。

有这么强大的物流能力,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太重要了。比如一个地方干旱,或是水灾。

朝廷调集粮草赈灾的能力、速度,大大增强了。

这样一来,老百姓活不下去,起兵反叛的事情,就减少了。

还有军事后勤,就更不用说了。

与此同时。山西的治黄河、治黄土高原,也在轰轰烈烈的展开。得益于吴年抄了许多大户、寺庙、道观的财产。

朝廷拨给山西巡抚石显的银子,源源不断。石显抡起袖子,大力发展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山西地方上的水官、山官,以及不事生产,专门植树造林的官府员工,数量激增。

人多力量大。

而且石显很沉稳,并没有盲目扩张。而是与众人商议,圈定了一些地方,逐步展开植树造林。

先把一批植物种下,养活了,长大了,再进行下一批。

他们都很明白,不可能一下子让光秃秃的黄土高原,变成青山绿水的。

盲目种树,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整个山西地区,都散发着勃勃生机。

虽然现在黄河水还是很浑浊,但未来可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