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清鸣(2/4)

“多谢。”

裴液和张鼎运便将方继道送出去,回来经过那西侧院子时裴液又忍不住一偏头,因为这次里面传出的不是剑声,而是一声清脆的“叮啷”。

隔墙自然什么也看不见,收回目光回到武场,之后整整一个下午,裴液都在和这式【展翅】角力。

虽然看书时就意识到这一招会是一个由简至难的台阶,上手时也验证到了这一点,但只有在努力将它臻至圆满时,才真正亲身体会到它的折磨人之处。

正常的剑招会有一个明确的“点”,这个“点”对拙境之人而言十分清晰,哪个动作该到哪里,裴液几乎仅凭身体的本能就能找到这些最合适的发力之处。

因此前三式他几乎是信手拈来。

这一式却不同,它全是收和蓄,没有标准的动作,裴液只能在极静心的状态下去抓那微妙的感觉,稍一疏忽就已偏了过去。

几十上百次的练习,裴液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

怪不得书中在这一页写到“欲窥真,先修心”,这一式要学下来,恐怕至少五天起步。

裴液在练习了上百次仍不得其门后,皱眉想了一会儿,并不打算以水磨工夫来完成这一式了。

他打算先跳过这一式去学【清鸣】。

因为【展翅】本就是【清鸣】的前置,【清鸣】才是【展翅】的导向。正常的学剑流程是用五天学会【展翅】,再花个两三天学会【清鸣】,最终再花费不知多少时间去将两式接合。

但这样一套下来,距离武比就没多久了,而后面还有蝉、雀各两式剑没学。

因此裴液沉思之后,决定用个“取巧”的办法,他打算先把两式都学个似会非会——即先学会比较简单的“前八成”,只留最难把握的“后两成”。

然后直接将这两式连起来习练.或者说“使用”,在这种感悟和体会中、在两式剑互相的牵引和修正中,一举贯通这一组收放之剑。

乍一听好像是条颇为巧妙的捷径,但稍微一想便知不对。

没有打下足够硬实的基础,就想急匆匆地一蹴而就;你明明一式都没学会,就想直接用出来?

这是一种过于傲慢的学习方式——无视撰剑人亲手写下的习练步骤,前学学、后学学,然后说,“我灵光一闪”就会了。

既称之为“灵光”,又怎么会想闪就闪,你裴液是星星成精吗?

但总之少年自己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他活动了一下手腕,便真的这样去做了。

【清鸣】是一式罕见的振剑。

剑如其名,这一剑带有清越的铮铮之音。因为它是通过剑身的震颤来击退干扰,保证剑路的笔直。

正如蝉在地底蛰伏一二十年、蜕变而出后的第一声鸣叫,这一剑直接而自我,不容任何的打断和干涉。

也正是这样霸道的一剑,才需要前置一整招的蓄力。

而就习练来说,这一式比【展翅】稍微简单些,但同样难以把握,裴液在一剑上花费了近一个时辰。

而后他带着两式半吊子的剑法,去找张君雪对练去了。

“你稍微收些力。”裴液对女子道,“然后也不要过多地打扰我蓄势的这一招,因为我还没完全学会。”

这回真的是陪练了。

但张君雪也没有怨言,认真地按照裴液的交代给他足够合适的对战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