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华夏文字的奥妙之处!(2/4)

“远方胡笳催断肠”

“狼嚎骤起震边关。”

“……”

歌声的开头,依旧是王昌龄的《出塞》。

尽管听过一遍,但所有观众还是被苏白的歌声拉到心中的边塞,感受着那里的凄凉壮阔。

然而,当那首《出塞》唱完后,后面的那段歌词却变了。

所有观众的脑海之中,忽然浮现出一幅激烈的战场厮杀之境。

战士们用血肉筑成一道城墙,抵挡住来势汹汹的箭雨。

盔甲的血迹,倒映着月色的光芒。

而在远方,传来悲凉的胡笳声,再加上阵阵的狼嚎声,透露出此时的境况已非常危险。

看着这样的画面,所有观众内心再次揪了起来。

就在这时,高昂的副歌部分再次响起——

“谈爱恨,不能潦草。”

“战鼓敲啊敲。”

“…”

“这缘分,像一道桥。”

“故事瞧一瞧。”

“走天涯,你我卸下战袍。”

“梦回长城谣。”

相同的歌声,相同的旋律,但是给予听众的感受,却有了一些差别。

如果说,之前的副歌部分,侧重描述的是一位边疆将士内心的抉择和战场的残酷。

那么,苏白现在演唱的,传递的则是一种舍小我顾大我的家国精神!

当国家出现危难之际,无数先辈义无反顾地冲到最前面,成为华夏的铜墙铁壁!

歌曲临近尾声,苏白的状态却是愈加地好,演唱也愈加激昂。

最后在一声“梦回长城谣”中,整首歌落下帷幕。

所有观众全部目光灼灼地看着苏白。

在苏白的歌声下,他们进行了一场时间和空间的穿越,感受到边疆的凄凉壮阔。

即使听完整首歌,他们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苏白演唱完毕后,面朝全体观众微微鞠躬。

下一刻。

现场观众立刻用无比热烈的呼唤声和掌声回应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