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不一样的运9(2/3)

“丁主任,刘总,不知道组织上这次叫我来是……”

之前他接到的通知是说“重要型号规划”,但在当前这个场合,还是不要妄加揣度得好。

不过,对方的第一个问题还是完全出乎了梁绍修的预料:

“绍修同志,你之前应该和航空动力集团的常浩南常总共事过?”

一瞬间,梁绍修的大脑飞速运转。

这种事情,无论丁高恒还是刘高卓,只要翻翻档案肯定都是能知道的。

现在特地要来找他这个当事人亲自确认,无非有两种可能——

一是常总出事了。

不过看对面俩人的表情,不太像。

那就只剩第二种:有什么跟常总有关的项目需要自己来做。

对于他来说,这自然是求之不得。

跟常浩南合作,别的事情不说,兜底水平肯定拉满。

于是,梁绍修总算稍微松了口气:

“没错,96年末到97年初,常总那会还在601所参与八三工程,临时支援到我们182厂,帮我们解决了困扰很长时间的运8飞机机翼结冰问题。”

“再有就是,97年下半年,我刚接触到空警200项目的时候,整个预警机t字型天线布局加双腹鳍的总体方案,是常总预先确定好的。”

“嗯。”

丁高恒点点头,刚刚板起来的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然后转头看向办公桌后面的刘高卓:

“你把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吧。”

后者听罢,从办公桌下面拿出一个明显是早已准备好的档案袋。

“考虑到新时代运输航空兵的任务需求,上级决定规划一种用于替代运8的中型战术运输机,暂时定名为运9。”

刘高卓说着把档案袋放在办公桌上。

梁绍修赶紧拿了过去,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拆开。

里面是一份《新型战术运输机需求论证报告》。

直到这时候,刘高卓才又继续道:

“目前初步定下的指标是,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90吨,最大有效载重不低于20吨,在一半载荷的状态下航程不低于5500km,满载航程不低于3500km,货舱尺寸,当然这里主要是指截面积,不小于伊尔76的85%,并且在设计时要预留在货舱中加装油箱,临时作为空中加油机的硬件设施……”

听着自家领导口中的性能要求,梁绍修只感觉一个头三个大。

其它要求都好说,但20吨载荷下的航程不低于3500km……

这已经是运8三类平台的两倍左右了。

还要考虑到机体截面积增加之后,本身飞行阻力就会增大。

考虑到暂时没有可用的涡桨6c替代型号,也就意味着,新产品不可能是一种运8或者c130的类似物。

“首长。”

梁绍修定了定神,接着做了个深呼吸,说到:

“这个指标要求,靠传统战术运输机的4发涡桨动力,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

他的话还没说完,丁高恒就和刘高卓对视了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