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长渠润平三(2/3)

与娘亲的坚持相反,去了绣房的棠棠则完全无法适应花布坊的生活。她嫌绣花针扎手,嫌绣房的凳子太硬,去了几日之后,就哭着再也不去了,刘修文和刘氏都拿她没办法,只好把她又送回了县城。这还是后来刘氏来家里看慧娘时提起,容容才知道的。

正月十四这日,小安跑来报信说,正月十五是花布坊分红的日子,让慧娘一家前去。容容见娘亲虚弱,原本想回绝了,但是慧娘却坚持着非要去。

于是,次日,容容搀扶着娘亲,去了花布坊。

花布坊的后院里坐了十几口人,都是本店、分店的伙计和绣娘。这一年,花布坊的生意做的极好,每个人都拿到了奖励,容容家更是得到了小百两银子的分红。五娘子又宣布,新的一年打算将生意开到县城里去,众人都很期待,干劲儿十足。

与大家的兴奋不同,容容心里想的却是有分红的银子,就算娘亲生病在家,她们的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过了年,蒙学堂开学,水渠也继续开挖,容容要去学堂上学,又要时不时帮水渠通路,还要照顾娘亲的饮食,生活比之前忙碌了许多。

------

今年的春季,平三镇跟去年一样,依旧是滴雨未落。

按理说,平三镇的旱情应该是整个碧山县最厉害的。但是,因为开挖了容礼渠,这里却成了县里唯一一个没有受到旱情影响的镇子。

说起来也奇怪,如此的大旱之年,润青山里的溪水依然涓涓不断,在山脚下汇成碧源河,汩汩地向外流淌着。

容礼渠其实还没有完全完工,只是把主渠建好了,各路支渠还差一些。即便是这样,也已经让绝大多数土地都得到了灌溉。镇长爷爷每日都乐呵呵的,特别是见了容容,总是笑眯眯的夸她有见识,又有本事。

这边平三镇的镇长因为水渠的灌溉而心情大好,那边碧山县的县令却因为旱情而急得焦头烂额。

原来,有了去年容容帮忙布雨的经验,县里的人们觉得,找几个修士来布雨就可以解决旱情了。而且,去年容容一个人要布全县的雨,确实有些来不及,于是县里便想找些修士来一起布雨。

可是,这个想法虽好,实现起来却很困难。一是能来布雨的修士不好找,二是能布雨的修士要的报酬又太高,超过了县衙能负担的金额。

于是,找来找去,好不容易才请到了两个散修。可是这两人能布雨的范围实在是太小了,一个人也就能把一亩地浇湿,两个人一起也就能浇两三亩地,相对于县里成千上万亩的农田,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况且这两人还极为不好伺候,每日里要酒要肉,每布一块地都要钱。这让县衙的人都哀叹不已。

不得已,县令杨大人还是派容容的舅舅刘明谨来找容容了。

刘明谨来蒙学堂时,容容正在跟付老先生学画画。

今日,付老先生本打算教他们画山石和山峰,他依旧是先拿出几张画,让孩子们看。

容容才看了一会儿,舅舅刘明谨就出现在门口,招手把她叫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