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we will see!(2/4)

“它,太大了~!”

“我们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把它的每个角落都走完,都看完~”

“蒂尔达,希望你能满意今天上午的行程!”

“呵呵~我很满意!”

“ok~下午,齐娜刚才向我建议,我们可以一起去参观第五大道上的众多博物馆,或者去百老汇观看几场有意思的演出~”

“蒂尔达,你选吧~”

“哦~让我选吗?”

“当然!”

“那。。我们午餐后,再给你答案,可以吗?”

“哈哈哈~ok!”

“干杯,女士们!”

“干杯~”

。。。

餐桌上。

近几个月,很少与大卫能一起出来游玩、吃饭的苏珊,似乎被打开了话匣子,不停的向齐娜追问着,上午去游览的下东区艺术家聚集地相关信息。

齐娜也从苏珊很开心的眼神中,发现了原本一直被大家忽略的存在感,笑着给苏珊和几人,解答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曼哈顿作为纽约的市中心,拥有极为丰富的多元化生活圈层~”

“这里不仅有数量众多、风格不同的俱乐部、小剧场和酒吧等具有代表性的聚会场所~”

“这里还是大量音乐人、乐手、涂鸦好手、自由舞者、摄影师、策展人、画家、诗人、作家、导演、演员、收藏家,和各种先锋艺术家的聚集地~”

“而关于艺术家,人们对它的通俗理解,就是一个现下很流行的外在形象+古怪的审美、作品+离群索居的创作方式等等,结合起来的一群玩儿艺术的文化人。”

“但是,他们也是人,同样也需要以各种方式来养活自己,才能继续自己的艺术人生~”

“所以,这才催生出了鉴赏、评论、收藏等,围绕着艺术品、艺术家们,诞生出来的全新生活圈层。”

“当然了~”

“对于艺术的创新与支持,传统的学术界、学术圈,也是一个重要的幕后推动者~”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评论家、大学艺术系导师等,或者是博物馆工作人员、艺术馆工作人员,以及艺术品收藏家、艺术品经纪人等等。”

“通过他们在幕后的支持与推动,才能让更多有潜力的年轻人,逐渐走到公众的视野当中~”

“才能让一小部分的杰出先锋艺术家,能够完全依靠出售自己的作品,来达成自己财政的目标~并可以去放下所有负担,一心去追求他们心中的最终艺术梦想~”

齐娜从沙拉的盘子里,取了一小片菜叶,举在手中笑道。

“一个艺术流派,要突破其所在社会群体的局限性,并扩大影响力~必须获得艺术界的认可!”

“为了获得认可,这些流派的成员们,又必须获得艺术界或其外围核心人物的支持~”

“由于先锋派艺术的观众、受众群体,常常被认为是那些中产阶级上层的精英们。”

“因此,将这一群体的杰出购买力,让现代艺术家们的作品,从十几年前就开始迅速的升职,也让先锋艺术品收藏,成了有利可图的一个新行当~”

“在这里,我又不得不提起,现代抽象派的大师级画家,巴勃罗·毕加索!”

“毕加索,是一位极为高产的画家~”

“在他去世后,有媒体统计过他的毕生画作,总计有近37000件!”

“而在这些作品中,油画仅有不到2000副,素描7000幅左右,版画居然有2万多幅。。”

齐娜把手里的一小片菜叶,放进了嘴里,笑着继续说道。

“很明显,艺术家毕加索的人生,与穷困潦倒的文森特·梵高相比较起来,是完全不同、异常精彩的一生~”

“文森特·梵高,一生都沉迷在自己的创作中~他因为没钱给妻子治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死在面前~”

“最后,他还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了妻子死后,在床上的遗像。。而不是用那些买颜料的钱,去给妻子举办一场,较为体面的葬礼。。”

“而毕加索呢?”

“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辉煌至极!”

“巴勃罗·毕加索,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他同时也是国际公认的艺术大师~”

“他的创作几乎反映和见证了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历程,对世界艺术的推动也产生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并极大改变了人们绘画创作与观赏的思维和方式。”

齐娜放下了手里的餐具,目光看向了大卫,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赞赏和鼓励后~

齐娜最终看向了今天的“主角”,蒂尔达·斯文顿,收起了一些笑容,很认真的说道。

“但是,在我看来~”

“从20世纪初,19岁的毕加索就崭露头角,彻底征服了艺术之都,成为巴黎最耀眼的新星。”

“巴黎只是毕加索的起点,这个来自西班牙的高贵的原始人在这里完成了对世界的征服!”

“可如果我们从更深一步来看~毕加索在赢得财富与声名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比如:颠沛流离,落落寡合,孤苦伶仃。”

“因他抱定了浪漫理想主义~毕加索同历史与环境,都有所脱节。。”

“我认为,毕加索的最大悲剧就在于,他作为一名最杰出的艺术家,尽管能够不断颠覆自我认知,但他却总是找不到满意的题材,总是不得不向自己发问,意图从自己灵魂的深处,找到一份令他满意的答案~

“我们从在他人生晚期的绘画中,不断出现的猴子形象,亦可看作毕加索无奈的自嘲与绝望~”

齐娜向身后靠了靠,把双臂抱在了胸前,声音放的更低了一些,摇着头无奈的说道。

“虽然,毕加索的最后一位妻子,西班牙裔的杰奎琳·洛克,为他营造了一个温馨宁静的晚年生活世界~”

“但我一点都不羡慕他的人生,更不屑于那些所谓的。。他最后的现实主义肖像画~”

“我认为,人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可以放弃自己对于生活品质的所有追求~但不能忘记自己仍旧是一名。。普通人,这个至关重要的理念!”

“是人,就会渴,就会饿,就会感到孤独和寂寞!”

“是人,就会有情感需求,就会需要朋友、家人和爱人,最无私的爱!”

“假如脱离了这些人生要素,所谓的艺术家,就成为了一个令人感到悲伤和惋惜的。。笑话~”

“而他们用尽一生的时间,所追求的艺术。。也不可能受到人们的。。”

。。。

餐桌上。

不知何时,大家都停下了手里进餐的动作,默默的关注着今天的“主角”,蒂尔达·斯文顿。

大卫在齐娜的声音停下后,端起了酒杯,向她示意,笑道。

“我想到了一份,更加适合你的工作!”

“你有兴趣吗?”

“哦?是什么?”

“我的私人艺术顾问!”

“哈哈哈~我的荣幸!”

“哈哈哈~谢谢!”

“请大家,再次举杯~敬齐娜!”

“。。敬齐娜!”

“干杯~”

---

曼哈顿。

位于在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40街和42街中间的布莱恩公园。

午后温暖的阳光,播撒进了这座闹中取静的公园。

公园的中间,每年冬天都会被浇盖成为一片溜冰场,免费的向公众提供一块冬季的游乐滑冰场。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面,看到的曼哈顿公园溜冰场,有很多都是在冬季的布莱恩公园,取景拍摄的画面。)

。。。

布莱恩公园,一条林间小路上。

大卫看着走在前面的苏珊、艾莲娜、托比、蒂尔达、崔莹莹,转头对身边的齐娜,笑问道。

“昨晚,你去见谁了?”

“还算顺利吗?”

齐娜挽着大卫的胳膊,呼吸着微冷的空气,偏头看了眼头顶枝杈间播撒下来的阳光,微微点头笑道。

“我的老朋友艾瑞莎,给我介绍了她的教女,嗓子很棒!”

“我打算等那孩子再稍微长大一些,完成了高中学业,就把她带在身边,好好培养一下。”

“艾瑞莎·富兰克林的教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