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阿敏的困局(2/3)

界岭关的明军守将弃城而逃,不知所踪,余部数千守军,要么战死,要么便是在关城上当场剃发降奴。

后金军的其余各旗主力,都是在皇太极的安排下,分为三重,在正月底由蒙古转道返回国内。

但很奇怪,阿敏的本部镶蓝旗不在任何一重撤退的序列中,他接到的命令与其他人截然相反,是死守永平、遵化、迁安三城。

按照皇太极在谕令中的说法,是他回国以后会派遣援军驰援,要以这三城作为跳板,占据界岭关,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好对关宁锦形成夹击之势。

阿敏自从接到这份命令起,就在琢磨皇太极到底是要干什么。

对于这道谕令,阿敏越想越是心惊肉跳,觉得皇太极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畿辅之内的战况已经趋于明显,就算是不懂兵事的人看了,也知道这个时候留在关内死守,绝对是找死的行为。

可皇太极偏偏就视若无睹,他自己带着主力和物资跑了,临走留下一句话,叫他阿敏死守三城。

阿敏不是傻子,他虽然不知道皇太极到底要干什么,却知道,眼下这种情况,永平是绝对待不了的。

这几天,阿敏坐立难安,一直在琢磨怎么回去。

但问题是,皇太极的这道谕令,是通过诸贝勒大臣商议共同决定的。

这个时候撤回去,就是不战而逃的罪名,够喝一壶的。

可如果不撤,等孙承宗所部辽军和遵化的马世龙诸镇援军会师城下,到时候就是自己用一万多镶蓝旗,去打十几万的明军大军。

用屁股想,那都是不可能赢的。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是他们喊出来吓唬人的,真打仗,谁用一万人去硬碰人家十几万人啊,那不是勇猛,那叫傻子。

何况,在永平城内这一万多镶蓝旗,全是阿敏的死忠部下,滦河那一战损失几千人,阿敏已经够肉疼的了,如今因为守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又要伤亡,阿敏接受不了。

正堂,阿敏一会坐,一会起身来回踱步。

额上的细汗也是越来越多,整个人陷入一种十分焦灼的状态。

“二贝勒,不好了!”

忽然,一名镶蓝旗护军闯入正堂,面容急促。

“遵化方向的明军有动静了,马世龙率领数万明军屯兵城下,打造云梯、冲车,一连几日升帐军议,看来攻城之日,近在眼前了!”

“行行行,我知道了,下去吧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