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只是(1/5)

对于在场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觉得程行第二句的至善至恶人心最好,因为这句跟李冶的八至一样,都带着哲学性的辩证法,而且从规律上,跟李冶的那首也很符合,有着对立面的善恶,人心也能用善恶这两个字去形容。

而在蕴含哲学性的辩证法上也很好,在某种时候,人心即是最善的也是最恶的。

但饱读古代诗书,对于古代佛道两家典籍同样有着很深研究的袁行明,却最为喜欢程行所做的第一句,在李冶的八至后,他也曾让许多学生,甚至一些带过的文学院教授和对诗词很有研究的专家在这八至后加补过,包括他自己也做过。

但都不如程行的这一句,这一句也是他认为最好的。

古代的文学家,对于佛道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儒释道三家对于古代文学都有很深的影响。

所以,要想真正的了解透彻中国古代文学,必须了解佛道的经典着作。

比如宋代家苏轼,他对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态度,就是广泛吸取,兼而收之,这在他的为人处世和许多作品中都能体现,在政治上,他用儒家的经世济民,在生活上,特别是晚年遭遇困境时,特别喜欢佛家的静和道家讲究的顺其自然。

因此,在人生三贬里,才能做到如此豁达。

才能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诗词流传下来。

因此,对这些越是了解,便越知道程行这句至实至虚妄语妙在何处。

特别是李冶写这首诗,就是以道家女冠的身份,因佛门僧人而写的。

道家讲究虚实,佛门讲究妄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