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 四品,超脱(2/2)

此法目的是好的,可以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救济百姓,若是成功,能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最终得到强兵、富民的效果。

但它坏就坏在了实施过程中,比如有的百姓就不需要借贷,可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邀功,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

这样,青阳新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实施了上百年,加之作保方式的不方便,最终被宋景帝叫停。

“此法不是证明不可行的吗?县丞说这个干嘛?”赵道先道。

“青阳新法的失败,跟它本身的原因不大,而是实施的人和地方经济,老拙曾经在大理寺时,看过许多案卷,其中就有案卷表明江南多地对于青阳新法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若不然,也不会施行上百年。

而这些推行成功的地方,官吏都相对清明,只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因此进行了抑配、催款。”耿松甫缓缓说道。

赵道先还没听明白耿松甫这话的意思。

陈墨有些听明白了,道:“全国的范围太大,官员参差不齐,各地经济发展上也存在着差异,对青阳新法的推行受到影响,摊子太大,也不利于监督。

而我们只要照顾两县,总共不超过十万人,能盯得死死的,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失败的教训,调整相关的管理制度,长远先不说,起码就目前而言,是有大用的。”

耿松甫眼前微亮,果然聪明人就是一点就通,道:“陈帅说的不错,青阳新法能解决目前的困境,至于后续要不要叫停,可以往后再说。”

此法就这么制定了下来。

且在陈墨的要求下,改名为青苗法。

……

一月十五日。

随着正月一日勤王大军的夜袭,芦盛战败而逃,于今日,勤王大军占领河东全境,再度威逼镇天门。

若是第一次勤王大军威逼镇天门的时候,还有各方势力看好徐国忠。

第二次威逼的时候,原本那些还在观望的势力,顿时明白,徐国忠大势已去,不再犹豫,纷纷进场,加入了勤王大军的阵营。

如此一来,徐国忠一方的“伪朝廷”,顿时人人自危,原本站在徐国忠一方的势力,也开始偷偷联系起了勤王大军,想要“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