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在下若为巡抚......(4/5)

江南本来税赋较别处为重,又因为永乐年间di    du北迁,税粮解送也随之变化,原来只需解送到南京,现在则需解送到北方。

结果距离遥远了十倍,税粮成本急剧增加,从到导致负担严重增加。出现了大面积的严重拖欠现象,苏州府作为财赋重地首当其冲。

这种拖欠到宣德年间达到了顶峰,据说当时苏州府从永乐到宣德期间,拖欠税粮达七八百万石,最高峰时期。苏州府每年新增拖欠达百万石。

后经宣宗皇帝大力治理和豁免了一部分,但仍有大量税粮拖欠至今,成为很难彻底根治的顽疾。

目前仅苏州府拖欠历年税粮就高达三百万石,数目仍超过了全年额定税粮。如果能全部豁免掉,那自然是给苏州府解了套。

却说众人反应过来后,一起感谢道:“王公仁德,此诚为善政也。吾等皆感念于心。”

听在方应物耳中,感到本地人道谢其实只是漂亮话,没有半点诚意,也毫无实质xing表示。好像国家豁免拖欠钱粮是理所当然似的。

其实也不怪他们,拖欠钱粮是累积几十年的事情了,苏州人早就死猪不怕开水烫。

这些年来,可谓是年年催缴。但却是年年还不清,还了旧的又欠新的。凡大户人家多半都是有拖欠的,没拖欠才是稀奇。几十年帐算下来,还是看不到还清的迹象。

而在王恕王巡抚看来,反正这些拖欠几十年的钱粮几乎不可能再收回来,而且国家这两年内外还算平静,国用尚足。所以将豁免拖欠钱粮拿来做人情,缓解推行赋税均平的压力也好。

这就相当于他代表朝廷向苏州本地士绅提出一项政治交易,很出其不意,就看对方如何回应了。

对了,眼角瞥见那方应物面有讶se,王恕突然有点快意。姜还是老的辣,小毛头想抢戏是没门的,最后还是要靠他来一锤定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