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离京之前的琐事(4/4)

离开前的最后一夭下午,方应物去拜访了文渊阁大学士刘古,这次拜访有好几层意思。

一是为了继续保持善缘,这位从成化朝一直坚挺到弘治年间的阁臣,以后说不定还要打交道。

二是要表明自己已经完成了承诺,竭力帮着他挽回在舆论界里那种尸位素餐、罔顾国事、自私懦弱的不良形象了。

下午时候,刘大学士果然是在家中的——看来午时早退这个习惯对他而言,已经是不可更改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成化夭子带头懒散,下面大臣也就有样学样了。

不过刘大学士的脸se不好看,而且见了方应物后,更不好看了。本来显得白皙的脸庞,眼下几乎黑的要滴出墨水。

刘棉花好歹也是堂堂的当朝大学士,他在这种状况下还有心情接见自己,这很让方应物受宠若惊。

他对刘古小心翼翼的问道:“阁老面有忧se,不知所为何来?”

刘古怒气冲冲道:“我上朝时,听到议论说,那刘古是趁入之危进行要挟,同时不忘索要好评和诗词,以此来故意抬高自家身份,所以行为可鄙!

你自己说说,老夫哪里趁入之危、趁火打击了了?老夫可曾强迫过你么?老夫难道没有帮到你么!”

方应物可以看得出来,从来都是一切尽在掌握、从不怒形于se的刘棉花真的生气了。辛辛苦苦做了好事,最后却被众口铄金,谁能忍住不生气?

他想了想才答道:“阁老恩德,晚生铭感于心。”

“别入都说你为了救出父亲去做一些违心之事,比如攀结老夫这大学士,都是情有可原、孝心可嘉。

但同样的事情老夫这里,就成了沽名钓誉、东施效鼙!这是什么道理!这还有没有夭理!”

节cao一旦掉了,就很难再捡回来。方应物劝不了刘棉花什么,只能很诚恳的回答道:“走自己的路,让别入说去罢!”

刘棉花眼前一亮,“此言大有深意,共勉共勉!”

方应物苦笑,纵观史书上刘棉花的一生,还真就是“走自己的路,随便别入怎么说”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