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坚定守住(月7)(4/5)

今年以来,局势日益混乱,曹胤又重拾荒废数年的武艺,慢慢练了几个月——老实说,有点痛苦,但又不得不练。

“阿翁年纪大了,人又懒,走不了多远。再加上还喜爱洛阳的诸般享受用度,实在难以割舍。”曹馥神态自若地数落着自己的种种缺点,笑道:“所以缑氏县就不错,待贼军退避之后,你就募人建坞吧。”

一次又一次动乱,再迟钝的人也知道该想想办法了,如果不愿离开洛阳的话,那就去郊县建坞堡,这也是唯一的选择。

“好。”曹胤没有任何犹豫,道。

别人不清楚曹氏家底,他还是了解的。住在洛阳周边的曹氏宗族子弟不少,南阳、陈留、邺城亦有。

这次选在缑氏县建坞,也是由曹馥出面,集合宗族子弟之力,搞一个大的。

然后,宗族子弟完全可以带着家人、僮仆、部曲搬进去,家财、粮食、牲畜有多少算多少,全都转移过去。

这样的宗族骨干子弟军,在保卫自家产业时,还是愿意卖力的。

听闻司隶校尉糜晃也让其子糜直辞了东海王府掾,打算在洛阳周边觅地建坞。

舍不得官位,离不开洛阳,那么就要做好万全之计。

“全忠到哪了?”曹馥舒服地坐到了一张躺椅上,问道。

躺椅是邵勋送的,曹大爷甚是喜爱,赞不绝口,每天都要躺。

“应该刚过阳翟,还没到阳关聚。”曹胤有些羡慕地说道:“这一战,他在汝水那一片算是打出名气了。就连襄城百姓逃亡,也首选他的防区。王癞子、张氏兄弟等贼匪,皆为其所破。听闻禹山坞那边还逼退了王弥之弟王桑的大军,颍川、襄城等郡的士人、豪强,就算再看不起他,这会也要攀攀交情了。”

“是啊,全忠知进退,有分寸,懂得分润好处。这样的人,如果是士族出身,早就一飞冲天了。而今花了六年时间慢慢爬上来,哈哈,也不算慢了。”曹馥畅快地笑着,说道:“战事结束之后,遣人去邵府拜访一下。如果他想襄城太守这个位置,帮帮忙。”

曹胤一怔,道:“邵勋当不上襄城太守吧?”

“他是当不上,但他身边有人能当上。”曹馥说道:“况且,我看他也不想当太守。”

曹胤若有所悟。

当了太守,可就要卸下军职,离开禁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