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2/2)

发病的时候会心跳加快,头晕眼花等等等等。

哦?这似乎很符合我的情况?

也对啊,怎么就没往精神病的方向考虑?

于是我更深一步地探寻起了森田疗法。

这个疗法,大概就是让你接受眼前令你焦虑的事情。

比如你害怕考试考砸了,那就砸呗,你怕不怕都得砸,开摆。

当然这也不是纯摆,我依然要为了考好而去努力,只是我完全可以接受考砸的结果。

这事说的挺简单,但这其实是一整套行为认知疗法体系,我就不斗胆展开。

只是里面有一段细节,我实在是过于感同身受。

“你之所以焦虑,正是因为你太重视眼前的这件事了。”

“你太怕失败了。”

这句话无疑击中了我。

是的,我太怕了。

我怕故事无趣,所以抓头难眠。

我怕成绩不好,所以改来改去。

我怕被骂,所以瞻前顾后。

我怕我怕,所以更怕。

然而越怕,就越写不出,越写不出也就越怕。

这是一场螺旋式的焦虑循环,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感受,作者朋友们更是深有体会。

至于如何解决……

放弃吧,没法解决。

你如果完全不怕自己搞出来的东西是坨狗屎,那你还搞它干嘛?

正是因为太珍视它,才不敢面对它。

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接受恐惧,接受失败。

故事无趣?

反正我已经尽力了,这就是我能做到的最有趣的了。

成绩不好?

能不好到哪去?又死不了,慢慢写长了自然会好。

被骂?

你给我拎个不被骂的人出来?

怕?

谁都在怕,就是因为怕才选择写故事的不是么?怕就怕吧,还能逃到哪里?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仅此而已。

在领会并努力改变了一些认知后。

那一天。

我终于再次打开了文档。

再一抬头。

4个小时过去了。

那一刻的心情无法描述。

我只能说。

能写书真是太棒了。

我相信,现在你能稍微理解一些了吧。

很快,很快啊。

“你他娘的新书呢?还玩**呢??”虎牙的震屏不期而至。

“吵你娘的吵!臭编辑懂个屁啊,别打扰老子码字!”我当场骂了回去。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唯独对老婆和编辑,我从来不惯着。

“???”虎牙不太相信。

“**”我又骂了她一顿。

“那什么时候发。”她问。

“明天。”我答。

然后就发表了。

到现在,我都记得那天的感受。

发书这件事本身没什么感觉。

但看到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像土拨鼠一样冒了出来,我根本就克制不住自己的面部表情。

“狗蘑菇???”

“呜呜呜……你还活着……”

“你知道我这一年是怎么过的吗!”

“我不知道你想着什么,我甚至联系不上你,我知道的是,这452天12小时9分钟,你回来了。”

“你是……不能忘记的人……很重要的是……你的名字是……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大哭)。”

我笑出了声。

我才发现很久没那么笑了。

原来少的那部分。

在这里。

好吧这句真的有点肉麻,给你呕吐盆。

接着就是发书之后了,一路走来难免有些磕磕绊绊,但也不那么重要。

非要说的话,就一件事。

起点现在新出了一个功能,作者可以看到推荐带来的“转化率”和“留存率”,业内管这个叫“吸量”,如果这个两个率高就是吸量好书,反之就扑了。

而我从第一天起,这两个数据就低得吓人。

给孩子都吓傻了,活这么大没见过这么惨的。

还好奥特曼飞踢即时袭来。

“慌你娘的慌,追读****,以我为准。”

看到这个我也才稳住,感谢你,路过的奥特曼。

不不,是感谢你。

我也才意识到,在现今的“吸量”算法下,这本书根本就不该存在,早在第一轮就该被淘汰了。

还好有你一路陪伴,它才能稳住追读,跌跌撞撞走到今天。

也感谢这个平台。

在这里,付费用户才是一切的基础,是最初与最终的服务对象。

只要一本书,有足够多的付费用户欣赏。

它哪怕吸到的量只有万分之一,哪怕是零,哪怕路人嗤之以鼻。

它也配活着。

所以,“感受你的欣赏”从来不是空话。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它都是全部的全部。

最美好的,最务实的,最真挚的,最燃情的,都在里面了!

所以最后,请容我再一次。

感谢你的欣赏!

而我么——

能写书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