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挖坑杀人(2/5)

因为大明需要农奴和矿奴,导致奴隶贸易在小范围内兴起。

淡马锡就成了最佳交易地点。

而奴隶贸易天然伴随着血腥和杀戮,这让淡马锡的秩序进一步遭到破坏。

最严重的还是《雇工保护法》名存实亡,各家作坊公然使用奴隶干活。

许柴佬他们也不是不想管,然而敢违背大明律干违法买卖的,多是有背景之人。

不是某某权贵家的商队,就是某某大官僚的族人。

这些人,他都不敢下太重的手。

商人的天性让他选择了妥协,希望靠协商慢慢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退让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秩序这东西就是:你管不了一个人,就管不了所有人。

放任一个群体,别的群体就会有样学样。

淡马锡的秩序越来越混乱。

不过那些人还知道轻重,虽然违法犯罪的事情没少干,却不敢侵吞属于朝廷的资产。

缴纳赋税一個比一个积极。

所以,淡马锡每年上缴户部的钱粮,超过了内陆一个富裕的省份。

这也是为何,之前的问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还是那句话,古典官僚的任务就两个,治民和收税。

大多数时候收税才是最重要的。

这不是陈景恪说几句话,制定几条政策就能改变的。

朝廷的官员见淡马锡贡献如此多的赋税,自然就认为那边没有什么问题。

就算有那也是小问题。

改?万一改了之后收入减少了呢。

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所以,维持现状才是最好的。

至于陈景恪制定的规章制度,他想要建立的社会秩序……

在古典官僚眼里,那就是天真。

总之就是,淡马锡的秩序日渐崩坏,流血事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商业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开始显现。

很多路过的商船都不敢上岸,在码头补给过后就匆匆离开。

导致岛上的商业开始凋敝,收入直线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税收。

直到此时,许柴佬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妥协政策的失败。

等他想要强硬的时候,发现已经无能为力,只得将事情上报朝廷。

此事的第一责任人自然是许柴佬。

最开始妥协,后续又未能及时调整政策,等事情失控才选择上奏朝廷。

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对于在座的人来说,透过这次事情看到某些问题的本质,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才是最重要的。

倒不是他们不知道秩序的重要性,而是从未想过秩序竟然可以如此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