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箱中记一兄弟佰路(2/2)

渔港购得两带鱼,长身银光尚方剑。相邀民宿来尝鲜。

生姜大蒜黄酒醋,最宜清蒸本味足。唤人快把美酒沽。

“这带鱼也有故事。柴氏起义,由海路分进合击,运兵船在海上行驶时,为解决伙食问题,土兵拿竹竿钓鱼,结果后面的带鱼咬着前一条鱼的尾巴,一竿就钓上十几条来。带鱼又细又长,陆地士兵从没见过,看到它的身形,惊呼为龙鱼入舟,以为吉兆,从而士气高涨,这也是柴家军战无不胜的原因之一。”金华斌指着盘中的带鱼尾巴道:“你们看一看这鱼尾,是否有几个牙痕,就是后面带鱼咬的。”

满桌的客人纷纷倾过身去凝神寻找。呀,好象真有一排齿痕呢。金华斌乘热打铁,继续他的故事道:“义军在楚州,海州,密州,青州等地设立了官府,并把它们当成根据地来经营。几个月后,局势稳定了一些,又向北推进,进攻登州。

攻城之道,围三缺一,以防敌人作困曾之斗。柴卓指挥进攻东南北三门,独留西门让败兵逃走,把失守的消息向内地传播,从而引起其它城镇的恐慌。围攻一月后,守军弃城而逃,柴卓引兵追击,即将追上时,听见前方有搏斗声,定眼一看,前方队伍打着周的旗号,领头的是亲弟柴萃。

兄弟战场相聚,柴卓极为高兴,牵手入城后,全军大摆宴席。说起起兵原因,柴萃告诉说:“小弟到南方后,经营商铺,发现南方也不太平,朝廷课以重税,百姓落草为寇,才知兄弟先见之明。于是,也成立护商队。兄长起事后,官府时常光顾弟这打秋风,静思三日,带护商队北上,听得兄长正在攻打登州,所以中途埋伏,助兄长一臂之力。”

柴卓意气风发,以剑击桌为乐,歌曰:

《耕有其田》

兴义师,战八方

效武王,除暴纣

打仗要靠亲兄弟

上阵还需父子兵

创业艰难唯百战

解民倒悬豪杰心

安天下耕有其田

创盛世共享太平

众兵士也击节附和,众人尽欢而散。宴席结束,王智略由柴萃的行为中发现有些事不怎么对劲。他所带的义军虽只二百余人,可大部分人都穿有甲胄。并且,甲胄统一,都是宋军的。

其实,拥有甲胄等同于谋逆,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有,如说战胜所获,当是伪齐的,而非宋兵制式。并且,因多次战斗所获,肯定是五花八门,绝不可能这么统一。加上王智略与柴萃相处过一段时间,知道他胆小怕事,志向就是做个富家翁。事有可疑,他按排了几个手下,好好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