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雪下(2/3)

“不要抱怨。”

然后他又望了望依旧没有任何动物、也没有任何植物的苍白深邃的、几乎不像地球的空间。

他说:

“多想想我现在在哪里……假设有某种通道能让我回去的话,应该如何回去?”

首先,他不是在极地。

而按照九五式的提示,他现在处在北纬三十度左右的地方,如果这点为真,那么……那么……

这个地球恐怕必定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冰河期内。

并且,冰河期叫接近赤道南北纬三十度的地方都已经化为不知多少年的冻原。

秋阴的地球历史通识课上刚好讲过北纬三十度线。李明都还记得他们说这是条有意味的纬线。大部分文明都诞生在北纬三十度线上。

这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这只是因为北纬三十度线在地球历史很长的时间内,都属于不极端热、也不极端冷的温暖的地方。换而言之,即是在天候上适合农业发展的地方。

历次冰河时期一般只侵入到北纬四十五度线左右,而绝不会越过北纬三十度线、或者说北回归线(北纬二十三度)——南北回归线之间,即是会被太阳直射的最温暖的地方。

只是时代变迁,南北回归线也未必会在二十三度的位置上。

“那么,会是哪一个冰河呢?”

李明都一无所知。

在那皑皑的冰雪之上,他望见了一些稍高处的山峰。山上和山脚下也都是冰原。

钢铁的外骨骼逐渐挂满白霜,他的眼神逐渐被饥饿的感觉吞没。偶然的一些极细微的风像是沉重的榔头打到了自己的身上。

太阳即将落到世界的另一头。西方的地平线呈出一种深邃的浅红色。冷蓝色的光辉笼罩着他全部的视野。

可他所能望见的万物还是没有任何动物的影子,没有植物的影子,也没有村落与其他一切建筑的影子,更遑论任何文明世界,没有任何可以摘果的树林,也没有任何稍大一点可以捉鱼的池塘,不闻人声,不见虫豸。

只有冰雪、岩石与泥土,只有风声。

他开始意识到这个时代,不是一般的冰河世纪……而是、而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的世界——

一个没有生物的时代。

太阳仍在不停地落下,好度过这平平无奇的四十六亿年的又一个日子。世界那时黄昏,最后的晚霞在雪地上投出了一片凄冷的紫色阴影。

李明都走在紫色阴影里,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的死亡——

第一种是饿死。

第二种是冻死。

没有其他可能的死法。

他不会死于别的动物的口中,因为没有别的动物。

接着,太阳就彻底落下去了,世界骤然寒冷到了极点。周边的冰冷像是一双无形的大手,好似不停地在把他按进一个昏不见底的深渊。

李明都想取暖而搓了搓手,钢铁与钢铁碰撞在一起,他想起来他是受到现代文明的造物保护的。他点醒了九五式的测量。

头盔的眼镜里顿时亮起环境参数估计。

零下五十度。

“我……我会活活冻死在这里的。”

他的眼前一阵发黑。

在这天地最暗的时候,夜空已布满了繁星。寒夜静悄悄地藏在地平线的背后,数不尽的星星汇聚成了一条绚烂的银河,直碰着了大地的尽头。其他无数的星星零落在银河的周边,像是岸上的卵石。

星河的溪流就这样,在永久的冻原上灿然地向前流动。

他也踉踉跄跄地跟着往前走,伸着手、想要触碰到天际。

但夜里的微风又干又苦,稀薄的空气像是某种辛辣的毒药,灼烧了人的肺部。漆黑的夜幕,没有任何的声响,永远的冻原,像是为他准备的一个荒凉的坟墓。

双手还在继续向前,从粘着的冰雪里提起的脚尖却碰着了突出的断凌。冰凌折断,人亦倒地,往较矮的地方滚去。

冰块发出一声裂开的巨响,扬起的积雪散漫地飞向了深邃的蓝天。

李明都一时不备,在雪地上连滚几圈才被平缓的地势和满地的积雪止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