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色彩(2/2)

这种共生的组合,在自然世界中非常之多,譬如人类的体内就有超乎想象的益生菌。其中相当的益生菌是不可或缺的。

原始的原核动物们既是整个自然世界的基础,也是一切现存生物们的先祖。

九五式外骨骼具有多个可开启的缝隙,除了头盔和背部外,双手的手部也有可开启的孔洞。

李明都使不定型堵在这两个孔上,将内压增到极限后,便打开手部的缝隙。不定型的身躯压在这个缝隙上,像是在手部张开的大嘴,轻轻地吞下海水与海水里的星点,水在不定型中绕了一圈,又从另一只手涌现出来。

这种滤水的方式意外的、叫他在海中具有一丁点的行动能力。

从未来来的旅人漂浮在这冰河世纪五光十色的海洋里,像是羊水中的婴儿。

原始生物们的奔流为他指引了方向。

哪里有原始生物,他就往哪里飘去,逐渐沉入了深渊的更底部。

星球自身的地热就此取代了来自天外的阳光,成为万物运动的主导动力。

大水就在它的影响下,形成了恢弘巨大的垂直对流环流。一边的洋流在下降,另一边的水则在上升。

下降的流中微生物格外繁多,仿佛是这浩荡大海中垂落了一条斑驳陆离的大河,犹如神话里支撑四洋的天河定底神珍,在顶灯的照耀下,微生物的聚群反射着鲜艳的光芒。

李明都追逐着这无数的微生物,直在环流中迫近有形的固体的底面,到达了某片可能是热液喷口附近的地方。热液喷口是火山的一种,是地壳的裂缝,使得地壳深处受地热加热而生成的化合多种金属的热液直接排进了水里,从而在水里生出了复杂迷幻的浓烟。

烟雾高温而有毒,在飘荡中杀死了大片大片从上层飘来的微生物。更多的与上层海洋不同的微生物栖息在地壳的表面,像是珊瑚礁一样,沿着某种固体的东西,密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层凹凸不平的厚的“树皮”。

这一层的“树皮”是柔软的。

他轻轻落在微生物群落的表面,外骨骼在浓烟中也有难以耐受的预兆,人体更是难堪。

李明都毫不在意,他被微生物群落的“树皮”的色彩吸引住了。他沿着树皮慢慢地走,结果发现,它们长成了一个接近半球体的形状。

这叫他困惑。

难道说有某种压强远离控制了长势,叫他们均匀成片吗?

又或者说,底下的球体无比规整,以至于表面的树皮也无比的均匀……?

李明都合上双手的缝隙,拿出了军刀。军刀在凝滞的烟水中发钝,只勉勉强强在树皮上割出一个缝隙。

缝隙的深处是一片均匀的呈出半透明的晶体。光线仿佛照到了晶体的内部。

“这是什么?”

李明都的心更急,他在树皮上努力挣扎地行动起来,但不时被环流带到树皮上方的位置。他勉强使劲,横向移动不知多久,才重回下降的水流之中,又来到这一片树皮的表面。

他被水流按在了这里。

“不,不对,那么水流,好像是有出口的。这个出口在哪里?”

他在树皮上,顺着水流的运动缓慢地走,很快一脚踏空,虚无的水流像是漩涡一样,差点将他卷入其中。

他定睛一看,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海底群山。

而他现在、他现在正站在最高处的山峰,最高处的悬崖的边上。这古老黑暗的冰下海洋里的水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朝下流动,掠过无限的群山,然后猛地向上,完成一次循环。

如果他知晓更多关于岩石与岩层形成的常识的话,李明都或许会想起地球一个神秘的奥妙。那就是月球的岩石要比地球更为古老,往往诞生于四十六亿年前。而地球的岩石,往往只能追溯到三十多亿年前。

其中,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岩石更惊人的年轻。

譬如前者,最古老的仅能追溯到侏罗纪。

可惜的是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只是本能觉得这大片大片的岩石显得也并不厚重,它们好像也是在某个东西的上面的。

或许是刚刚喷出来的缘故。

李明都还记得岩浆冷却后就是岩石。那么海底热泉冷却后,应该也会是岩石罢。

这可能是一片新生成的岩石。

他小心翼翼地沿着几乎垂直的峭壁,往下走。大量不知多少温度的热水不停地上涌,阻止他的下沉。

但只需抱住一块岩石,他的重力就足以克服深海的浮力。

只一会儿,他就来到了海底群山的面前,地壳最薄也是最弱的地方,大量的岩浆在这里喷射与蔓延。轰轰隆隆的烟雾像是世界毁灭之时所会有的火山喷发的景象。

然而在这古老又古老、比一切后来的生命都要古老的冰河时代,这才是真正的生命的源起,是真正的源头。

前方好像是平常的地壳与火山。

他意识到这点后,猛然向身后的悬崖方向一转,果不其然,那种精致的巨大晶体结构就存在于他的身后,在悬崖中露出了一角。

“这到底是什么?”

李明都为神秘的现象感到战栗,他小心翼翼地接近裸露在岩石表面的晶体结构,头盔贴在了晶体上。

晶体与钻石是相似的,是一面接合一面的八面体,形成了简谐而复杂的棱角面的形态。

他眨眨眼睛,从这小小的裸露的一块中,恍惚地、好像可以看到晶体的深处,犹如稚子在门眼里窥视他尚且无知的外部的世界。

千千万万颜色各不相同的星点正在晶体的格子中闪烁。

仿佛广阔无垠的星空。

好一会儿,他才看出其中一个星点的样子,像是他后来所见过的无上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