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列宿(2/3)

尽管他并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凭这东西回去。

第二天黎明,他从洞里爬出来的时候,黑色的长方体被冰洋的大水往远离岸边的地方冲走了。李明都吓了一大跳,赶忙潜入海中,逆潮游去,花费了好一波力气才黑色的长方体重新捞回了岸边。

“好啦!得用我的新本事了。”

被命运放逐的年轻人哈哈大笑起来。

为了固定住黑色的长方体,得做一点链条。一切有机的材料在这个时代都不存在,这个时代拥有的只有金属。

金属矿藏不同于煤炭或石油这些有机物,在地球的形成中,只依赖于沉淀和富集这两个过程。别说地球,飘在太空中的小行星也富含各类金属矿物。在地球上,有矿脉露天可见,表面只埋了一层冰雪泥。

找到一片不远处露天矿物后,他就用不定型的身体开始吞吐物质、哺育“珍珠”,做出了一条长长的铁链子。他把铁链的一端绑在黑色的长方体上,另一端则绑在矿脉的边缘。

矿脉的底下意外有种类丰富的微生物聚落,是能吃的地衣,他决定把矿脉作为自己的临时据点,而就着自己开采的小洞更往深处挖去,做成自己的小家。

白日他用不定型身体采矿,配合其他工具做成零零碎碎的生活物品,譬如斧头、杯子与脸盆,晚上他就栖息矿洞中,尝试推平岩石,做出石座与石床,又用黑色长方体聚焦阳光烤干土壤,堆在床上,当做自己的被。

每日太阳升到最高时,矿洞顶上无边大山的冰雪消融,化为流水涓涓而下,滴过洞口,恰似珍珠倒卷帘。

而日落夜来,流水顿时凝为冰雪,便作冰凌。矿洞很深,李明都呆在里面稍往外走,才能见到一片井口大的天空。一轮大得多的明月和一轮小得多的月亮,在洞外此起彼伏,偶尔共天,偶尔同隐。

天淡,银河垂地。

李明都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关心起星星的。

像是他数千年前或数万年前那些无所事事的先祖们一样,只能在洞口或窗后,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秋阴传授的知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天文的。

有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有金木水火土、有每个季节星空最明显的大三角、最主要的亮星的判别。

李明都还记得她说过,在不同的时代,最为不变的是数学构造的自己的世界,其次,则是那些物理的定律、我们相信物理在每个时代都是一致的。再次,我们相信的是我们头顶的星空。

“因此,你要确认头顶的星空。若是真能带了九五式去了,最好也拍下些星空的样子。因为星空也不敌时光流逝。”

星空也会变化,恰如那六十亿年后的惊鸿一瞥,人间已彻底被换了。

而这时的星空,一定很早,但具体有多早,李明都不清楚。

因为离穿越时时间已长,而学习的时间仍短,李明都许多东西本来就没怎么学、如今就更忘了。原本外骨骼里还带了点资料,据说还包含假想的过去时代的星图,结果智能系统宕机了。

因此,秋阴给他介绍的夏季大三角、秋季大三角,他一个都没法从这闪亮的星空里辨别出来。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组成夏季大三角的牛郎星或者织女星需要十五亿年才会诞生于银河仙与凡的两侧,开始他们未来绵延十数亿年的鹊桥相会。至于组成秋季大三角的北落师门或者土司空也需要再数亿年的时光,才会姗姗来到人间。

至于二十亿年后的那颗北极星勾陈一在这时不过是银河母亲怀抱中的气体,它差不多需要正好二十亿年,才会亮起在银河,被未来的人们敬畏地称为天之最尊者。

爱琴海的诗人们所热爱的八十八星座,在这个时代还未升上天空,曾侯乙墓曾绘制的二十八宿,尤且只有孤零零的几个不重要的关节。未来代表天宫、天市、天皇大帝的星星们还不过是这一生机勃勃的星系里正在酝酿的气体的胚胎。

地球、太阳以及银河在那时都还年轻。

仰视的李明都很快想起秋阴还说过黄道。黄道就是太阳在天空中走过的轨道,只要记下太阳走过的天空,即能记下黄道。

而黄道具有许多天文特性。

譬如说,可能是出于行星都绕着太阳转,公转轨道都围着太阳的缘故,太阳系行星都分布在黄道面上。

行星本身并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光,因此,太阳系内的行星要比那些遥远世界的恒星更为明亮。其中,金、木、水、火、土这五颗行星纵然数千年前的古人也能轻易分辨。它们在夜空极为明亮。尤其是金星、木星和火星这三颗甚至不满足于在夜空明亮,足在黎明与黄昏这些太阳仍在、天空亮着微光的时分,就清晰可见。

外骨骼头盔带有天文望远功能,这个功能并不足以看到海王星或天王星这些极遥远的天体,但观察金木水火土还是简单的。

木星是天空最亮的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