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揭幕(1/2)

载具机器人们维修大船已经修了好一阵子。维修不大顺利,铁与铁碰撞的声音就不停地从黑暗中传到人形机器们的耳里。当时,在船壳与生态圈外壁的夹缝里,五个机器人正围成一圈,聊着悄悄话。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人类之中兴起过一阵想象机器人的热潮。”

李明都说。

“想象是想象些什么呢?”

这位先知或者疯子滔滔不绝地在讲人类的事情已经讲了一个小时了。是真是假,12号确实不大清楚。不过他听得很认真。

“那就多哩!他们想象你们是些忠诚的人类的好朋友好帮手,他们也想象你们是群会叛变或曲解人类想法的恶徒,他们想象你们是无处不在的眼睛,他们也想象自己已经在你们的控制之下永生不能自拔,他们想象你们会变成他们的唯一的救赎、唯一不会背叛的旅伴,他们也想象你们会在人类灭亡之后成为太阳系里唯一在活动的生命。他们想象你们将超越他们成为更强大而智慧的东西,他们也想象你们迟钝与愚蠢,终究不可能取得像人类一样的创造力、好奇心与想象力。”

“怪哉怪哉。”一个人形机器插话道,“一个东西,任何一个东西怎么能既忠诚又背叛,既伟大又卑鄙,既智慧又愚蠢呢?”

“因为是不同的人的想象嘛!因为人是不同的嘛!”

而12号则懵懵然地说:

“我们好像也确实是不同的。”

年轻人诧异地望了12号一眼,电子眼又微微转动,偏向了脚下舷窗的方向。他似是释怀般地点了点头,笑了起来:

“嗯,是不同的。也有许多人想过这样的事情。”

那时,他头顶的生态圈正在沙沙作响,那些说不清是什么东西的生物正在生态圈里蠕动。隔着一层舷窗,繁星若尘。在那浩瀚群星的中央,太阳是一团刺眼的白光。光照亮了大船一半的身体。而它另一半的身体就在背对太阳的黑暗里。

船载着五个机器人像是一具正在僵硬的冰冷的尸体一样飘向了太阳系的深处。

稍早一点的时候,机器人们想要即刻返航第一卫星,在返航之前,他们做了一次星际的远程联络。结果他们没能联系上13号。一个陌生的人形机器,声称13号受了重伤,正在维修之中。

而他还声称道:

“第二卫星、第三卫星分成了两派,加入了一场战局。我们如今维护的是不同的创造主,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这艘船有威慑的作用,你们不要回来。”

12号向李明都转述了通讯里的话语。李明都听到这话,没有抬起自己的眼睛,保持着一种叫人不安的沉默。他冷静地朝外走,不几时,就重新回到了s21机器人的身体里。

“船载望远镜可以启动吗?”

“可以。”

载具机器人答道。显示器闪了闪,便按李明都的心意往木星的方向照去。

望远镜里清晰可见第一机械卫星到第三机械卫星的表面都散发着一种明亮的蓝光,仿佛一颗颗星星都在燃烧。稍微转移,即能再见到三颗机械卫星与木星所圈出的木星圈区域内多了不少新增的星点,乍明乍暗神奇得很,而载具机器人表明数据库里并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天体。

“放大一下。”

望远镜调高了倍数。

在一侧庞大的木星的照耀下,放大后的星点依旧是星点。

“能再放大吗?”

载具一口气放到了最大,并说:

“已经到性能极限了。”

显示器里,星点依旧闪着微光,看不到岩石或者任何其他的固体的形状,仍像是挂在天上的群星。

李明都竭力使自己保持镇静,联系上了12号。12号闪了闪自己的电子眼说:

“‘或许’是木星一些微小的卫星被搬运到了这片空间。”

“微小的卫星?那我不是应该可以看到一些碎石或球形的小型星体吗?但现在我只能看到一点微光,再怎么放大,也只有微光……或者变强一点的光,就像看太阳一样……”

12号笃信地讲道:

“那就对了。这些星体是机械卫星所制造的潜藏在木星圈的隐匿移动地雷。它们的质量很小,它们本来就发不出那么明亮的光,它们原本自带反光学反侦测。既然现在发出了,就说明它们已经被彻底‘点燃’了吧。点燃以后,原本的身体也就不存在了。”

点燃这个词让李明都心颤。

他追问。

12号也说不清其中的所以然,反说道最新的通讯发来了。通讯里是另一个地址的机器人,也不是13号。这个机器人叫他们回去。

“我们该怎么做呢?先知。”

李明都不自觉地哆嗦了一下,坐在人类的座位上,陷入了沉思。

“我们不能回去。我们再等等吧。”

“在小行星带等待吗?”

这时,年轻人便像想起什么似的,问道:

“我们是不是已经快要离开小行星带了,要达到火星轨道附近了。”火星轨道,而不是火星。行星的一大特征在于能够清除自身轨道区域的小行星。轨道是明显的。火星本身可能还在太阳的另一边。

谁知12号疑惑地问道:

“火星是什么?数据库里没有这一条目。”

“怎么,你知道地球木星不知道火星吗?”李明都稍有愉快地笑了,“就是太阳系的第四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太阳系的大行星大轨道好像就是这样依次向外排布的。”

这句话里说错了海王星和天王星的顺序。

12号没有发觉这个错误,继续提出一个问题:

“金星和水星又是什么?它们和地球一样都是固体行星吗?”

年轻人静静地盯着12号的电子眼。

12号毫不畏惧地也在看他。

他们从载具机器走回大船,四周刚刚陷入黑暗,又被舷窗引入的阳光照得敞亮。李明都往窗外望去,比原先他们经过的小行星带要密集得多的微石正在太空中漫无目的地飘荡,好似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家。

这时,年轻人才想起了一个事实。

机器人的信息中不包含历史上的信息。历史这一门学问对于机器人而言并不具有价值。于是他问道:

“我们现在在哪里?”

12号说:

“第三小行星群,就和木星的小行星群一样,是在地球轨道与小行星带轨道之间的小行星群。”

它有约一百来个主要成员和其他数之不尽的碎屑和残片。

“小行星群又是什么呢?”

12号迟钝了会儿。对于具体名词的解释需要网络的支持。他并不知道答案,好在这远离了木星世界的局域网里有知道的机器人。大船的一个头脑体的黑匣子里曾下载过相关的信息。12号读取后,便答道:

“倘若一群小行星中,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清除轨道上其他的小行星,并且一同共享一条大致相似的轨道(倾角、偏心率、半长轴等),就可以称之为小行星群。小行星带是小行星群的上位概念,前者的小行星分散在轨道的每一个地方,可能包含多个小行星群。而后者从天文的距离尺度上,可以发现是更紧密地靠近在一起的。它们通常是某些大撞击留下来的碎片。”

“现在存在哪些小行星群,最大的小行星群是哪个呢?”

这里的数据可以从载具机器人的太阳系天体运行数据库中读取。

“太阳系内存在一百个小行星群,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木星的特洛伊群,小行星带的匈牙利群、灶神星群。最大的小行星群是……火星群。”

说到这里的12号明白过来。

他闪闪眼睛,好奇地说:

“火星群就是你的火星的词源吗?先知。”

“是的,是的……”

李明都恍惚地答。

他趴在舷窗边上,电子眼愣愣地望着广漠黑暗的星空。苍穹无数微石,就在太阳照耀的另一方向缓慢漂流。随着微石一起漂流的尘埃少许地遮掩了太阳的亮度,以致于它们最后的痕迹在这时的宇宙之中仍是清晰的。

数百年下来,这颗星星已经被宇宙夺走它所有的温度。在未来的岁月里,它还会不停地膨胀与散逸,直至被木星夺去仅剩的质量,又或者与小行星带互相渗透融合,成为太阳又一顶漫长美丽的光环。

太阳已经不再会在这火星的大气中升起与降下了。

而二十亿年前,它的表面覆盖的是超过了人类的材料的盖子。从这看似钢铁的星星里所飞出的卫星抵达了覆盖着雪的尚且是一片苍莽的地球。在那地球上,它的驾驶员对李明都说了许许多多的话。

他还记得第一句话是:

“希望、人、幸福。”

“先知,先知。”12号大声地叫他。

他迷迷糊糊地在没有重力的空中飘起,失神回问:

“怎么了?”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12号一丝不苟地说道,“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要在小行星带等待木星世界的消息吗?”

听到木星这个词的李明都浑身一颤。这时候的他总算是稍微有点知道这群延续了人类文明的机器人们为什么是在木星的一颗颗卫星上开拓他们的基地的了。道理竟简单到不可思议。

他着急地说道:

“不了,不了。”

“那要怎么做呢?先知。我们听你的。”

听到这话,年轻人的心忽然沉着了下来。他仰望着舷窗外无数的群星,故作平静地说道:

“我之前说过的,我想去地球……我们去地球看看吧。”

在三亿年后与六十亿年后的他不懂观星,不知道天上无穷的变故。他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地球,地球一定是存在着的。

人形机器欣然赞同了李明都的请求。

大船缓慢地向地球的方向进发了。

就是在这飘向地球的孤寂的过程中,这先知或者疯子再也无法忍受自己内心那点可怕的倾诉的欲望,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开始讲关于人类的事情,关于火星的事情,关于他所熟知的地球的事情,关于他在一千年前所熟悉的那个人间,也讲那满天的星空,甚至也讲到了无上明星和历书。不过他并不说自己是穿越了,只说自己有这种知识。

人形机器们并不健谈,无法跟上他的问题。他们也很少质问,总是充当一种最好的听众,静静地在旁倾听。

只有12号突然问了一句:

“先知,你是想要通过历书回到一千年前。”

李明都说:

“是的是的。你们有知道这种东西的吗?”

在这个大船的局域网里,没有任何一个知道的。12号又问:

“但是,先知,你能不能留下来呢?”

这时的李明都还不明白这句话的重量,他被生态圈里传来的越来越强的动静吸引了注意力。随着大船飘向地球。生态都市里的这群怪东西也越来越不安分,可能是它们增殖过多的缘故。

而离回到地球的时间越近,年轻人就越惶恐。

尽管他知道“幻想”毫无意义,但他就是开始忍不住地想现在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首先按照他未来的经验,地球应该仍然是有山有水的,应该还有植物和动物,至少海里应该还飘着为数不少的鱼儿。那想来现在的地球应该仍是个美妙的他所熟悉的自然的故乡……

人类一定也在地球上留下了痕迹。但现在人类已经全数不知道去哪里了,那么地球上的那些人类的痕迹显然都已经彻底荒废了,说不定已经长满了草,被野生动物们占据了……

话说回来,这些事情又发生在什么时候呢?是离他的时代比较遥远了,还是离他的时代依然很近?他是不是必须得找点方法回去通风报信。但问题又来了,现状是他通风报信过了,还是没有报信呢?或者和他原来想的一样,他其实回不了……

所有的胡思乱想终结于看到月亮的一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