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构起讫(2/4)

他们都知道,在将来,他们几乎没有可能再相见了。

“毕竟总是有万一之可能的。譬如你见到秋阴而我没见到,你能把她的和你的故事再好好地讲给我听吗?”

但她却变得镇定自若,沉静地继续说:

“譬如你见到了,我也见到了,那么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故事互相分享,这样,故事得到了分享,便变成了原来的一倍,填补了时间上的未知了。”

于是他也笑了:

“好,那就到时候,在乡下,河边,小瓦房的门口,椅子上,我们再好好再说罢。”

接着,指挥中心放了一个小假,所有人休息了十分钟,其中包括吃饭的时间。

十分钟后,第三实验正式开始了。

当时,氧气的释放进度已经到百分之四十,李明都人体的生存时间已在变少。可观测站及行者号还没有收集到全部的环境参数。

因为有一个参数,极为特殊,需要李明都亲自进行。

收集这个参数的流程被叫做补充流程,李明都一开始规划时没有想清楚。他出发的最后几天,参同才和他讲清楚的。

“这是你自己设计的事情,你需要全部亲自独立完成它……”

频道里,接线员时晴再次给他念了一遍补充流程的提要:

“为了完成收集,你需要将意识逐个转移,转移的顺序是从人身到不定形身到机器身到人身。在不定型和人身的停留都是到系统发出提示,我们会用纳米机器检测神经信号。机器身的停留在第六个神经脉冲向心发出汇报。记住了吗?”

“我记得非常清楚。”

李明都点了点头,然后暂时关闭了通讯。

接着,他便专心致志地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颇花费了他一点功夫。因为他的心已经不可能再得到任何真正的宁静了。但静心的过程可以把逐渐融合的三个身体的视野全部重新分离到三个身体各自的感知中。这种分离标志着三个大脑都暂停了对从其他两个身体发射来的神经信号的处理。

他的意识也就独立活跃在其中一个大脑之中。其他两个身体便像是植物人一样暂时地停歇了。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

宇宙无法计量光阴。

可能是数分钟,感觉上或许是一辈子,电磁的底噪从人类的世界消逝,新植入的纳米机器带来了稳定的计时声。在接近大脑的地方,一个特别的光信号转化为化学递质的瞬间,李明都意识到这是转移意识的时机。

于是一声“一”嘹亮地导向了不定型的思索中。

不定型的大脑与人类的大脑并不相同。它存在一种分布式原理,神经微管结构遍布在最内部器官皱褶的表面。纳米机器能够侦测到微量递质的传出。

意识活动的激活使得皱褶的皮层发射出了大量信号。

“二。”

从意识活动激活,到皮层信号被纳米机器接受,也有一个微量的误差。这个误差对于补充流程的计算而言,可能是致命的。

因此,纳米机器另一个行为就是衡量不定型神经信号发生传递的速度和速度变化。

“数据记录正常。”

观测站内发来急报,他们需要将大脑内部神经递质低速传递信息产生的延误从数据中删除。

紧接着,二的声响在下一个间隔已经传递到了机器身的体内。

对于机器身的监测是最为简单的。

意识活动在存在的瞬间,心已给出确凿的反馈。

李明都好像听见了一声:

“你好,你又醒了呀!”

那是心对头脑体的问候。纳米机器记录了这一语言,将之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信号:

“进入活跃状态,激活主动回路。”

李明都并不滞留,思想中闪过了一声“三”。

随着大脑一阵眩晕,意识开始穿梭,重新回到人体。机器眼中的月球淡去,人类目前的宇宙随着一个眨眼,从无序的黑暗中睁开。

好一会儿的沉默,李明都从做梦似的昏昏沉沉中恢复过来,重启通讯。

“记录得怎么样?”

“好奇怪。”

一连串的数据出现在图形化的显示中,形成了三维的曲线,x轴是速度,y轴是空间,z轴是时间。

一条延长的曲线连接了意识的三次传递所记录下的特征值,呈现在人们眼前并非是一条平直的直线。

这是可以理解的状况,因为有许多扰动,对现在的观测站来说无法排除。

但问题是,这是一条不断在减速的有规律的弧线。

从人身到不定型身的第一段最短,变化也最小。

第二段速度开始变慢。

第三段在空间距离上比第二段更长,但它的速度却比第二段更慢了。

这条蜿蜒回折的不规律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一阵可怕的沉默中,参同突然说道:

“也许是测错了。”

最边缘的夏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那再测一次吧。”

中年人说:

“氧气释放进度百分之四十三,考虑到失败还要等行者号回来,还能测一到两次吧。时间还是不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