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狗日的朝廷(2/2)

到了辽阳城之后,吴父决意死战,但却把吴国毅托付给东宁卫镇抚吴大斌,嘱其将幼子带回浙江奉养老母。

这个吴大斌正是山阴吴氏的族人,只不过并不是吴兑这一支。而吴父之所以和吴大斌相熟,则是因为当年吴惟忠和山阴吴氏联了宗,这又需说起山阴吴氏的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叫吴宗道,也参加了万历朝鲜战争,出身贫寒的吴惟忠就是通和吴宗道的战友关系攀上了山阴吴家。

吴宗道后来在鸭绿江边出任镇江游击,万历三十七年和仁五爷之父、时任山东副总兵的吴有孚一起被熊廷弼弹劾去职,吴有孚罢官后回到了山阴老家,但这个吴宗道却一直住在镇江。

就这样,吴国毅在辽阳城破前跟着吴大斌逃难,前往镇江投奔吴宗道,同行的还有时为牙行买头的沈世魁等人。

此时的镇江已是沦陷区,中军陈良策密谋叛金,吴宗道作为前任守将也参与其中,于是便派生员王一宁去朝鲜寻找外援。

王一宁没有借到朝鲜兵,但却碰到了被辽东巡抚王化贞派去敌后活动的毛文龙。毛文龙听说镇江城里有内应,当即决定率手下二百人奇袭镇江,这才有了后来的镇江大捷。

镇江光复后,吴大斌把吴国毅送回了浙江,并赠送了大笔钱财让其奉养老母。

之后,吴国毅为了报恩替山阴吴家做事,凭借一身武艺投入了广东总兵谢弘仪麾下,并成为谢弘仪的心腹亲兵。

但他始终忘不了浑河边上的那场血战,忘不了他的父亲和兄长,忘不了他的义父和同袍们。于是在澳门之事了结后,吴国毅寻了个机会向谢弘仪请辞,之后马不停蹄北上投军……

以上就是吴国毅在认识林海之前的人生经历,他给自己倒满了一杯金华酒,接着对林海道:“林兄可知我这次北上投军都看到了什么?”

不待林海回答,他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咬着牙齿道:“登莱、东江,这帮天杀的都在争着给建奴卖粮!”

林海对此并没有丝毫惊讶,他在皮岛时专门看过当地的粮价,不过是大明内地的两倍而已,而建奴那边则是六七十倍。因此他早就想到肯定会有人做这个生意,毕竟走私是大明边军的传统手艺。

这种事古今中外都不少见,荷兰商人在独立战争期间就没少资敌,在英荷战争时甚至大肆购买英国发行的战争债券,这些钱都被英国人花在用来攻打荷兰的战舰上。

当然在后世的某些人看来,这体现了荷兰人的商业精神。

林海淡淡回道:“你说的东江给建奴卖粮,这是个别军官私下干的,还是东江镇背着朝廷干的?”

“这我就不知道了。”吴国毅没有多说,但他心里认定这事一定和东江高层脱不了干系。原因无他,因为具体办事的就是沈世魁的亲信,而沈世魁虽然军职不高,但俨然已是毛文龙的左右手了。

吴国毅北上投军,首先是去登州找恩公吴大斌。吴大斌当年把吴国毅送回浙江,不久后就被山阴吴家派到了登州,如今是吴家辽海贸易的两个主要负责人之一,另一个是仁五爷的表哥马骢。

这个马骢长期在金州和旅顺一带驻守,直接和后金接触,算是对后金贸易的总负责人。吴大斌对吴国毅有恩,且知道他被文四爷派到谢弘仪手下做商业间谍的事,对他十分信任,干脆就把吴国毅安排到马骢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