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萧何金榜题名!我刘季的命,就是好啊!(1/2)

事实证明,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两日后。

满心碎碎念的嬴成蟜困倦的打了个哈欠,却还要趁着等待的时间翻阅资料、书写决定。

这破班,他是一天都不想上啦!

然而却有数千人正焦躁的等待在咸阳宫宫门外,希望能有机会成为嬴成蟜下属的下属的……的下属,去做那些让嬴成蟜头大的工作。

“铛~”

一声清脆的钲音响起,咸阳宫门大开。

冯去疾领着一众侍郎迈步出宫,沉声开口:“退后!肃静!”

等在宫门外的考生们赶忙后退,而后满含期待的看着冯去疾。

待人群不再嘈杂,冯去疾方才开口:“分科举士第一场名次已出。”

“现在,开始放榜。”

数十名侍郎纷纷上前,将十块巨大的木板立于宫门之外。

所有考生情难自禁的向着那些木板狂奔而去。

“都慢点,让一让!小心踩踏!”

“快看!第一名果然是姜赞!”

“姜县令亲自下场,第一名怎会是旁人?快看看有没有吾的名字?”

刘季也凭着过人的灵巧在人群中左钻右冲,终于挤到了最前方。

打眼一瞄,刘季就在第一块木板上看到了萧何的名字。

刘季心中一喜,又赶忙去看其他木板,心中难掩期待:

“乃公呢?”

“有没有乃公?”

然而刘季将这十块木板看了足足三遍,却都没有看到他的名字!

“刘贤弟?刘贤弟!”

听到萧何和姜赞的呼声,刘季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出了人群。

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的人群,只是觉得,应该颇为失魂落魄吧?

刘季心情很别扭的发问:“姜兄、萧兄为何不入内去看?”

姜赞平静的说:“姜某不需要看榜。”

姜赞不觉得他就是这些考生中最优秀的。

但姜赞知道,自己一定是这些考生中最有执政经验的。

一名曾在大秦做过数年县令的即战力绝对是当今大秦急需的人才。

所以姜赞落榜与否,只在于吕不韦和嬴政的接触是否愉快。

萧何则是随意的说:“看或不看,结果都在那里。”

“何必争先?”

“若是乱中发生了踩踏,进而导致即便榜上有名也不能入宫面圣,那才是真的遗憾。”

刘季朗声大笑,拱手一礼:“姜兄、萧兄皆是胸有成竹啊!”

“恭喜姜兄、萧兄。”

“榜上有名!”

“日后姜兄与萧兄必定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届时,两位兄台可莫要忘了刘某啊!”

刘季心里不舒服,但那是因为刘季自己没考上,而不是因为认识的人考上了。

萧何和刘季虽然认识,但从来都不是一路人,刘季根本没资格和萧何进行攀比。

而且在刘季看来,认识的人考上了、有出息了,这是一件好事啊!

倘若萧何、姜赞等人以后成了大官,他也能凑上去凭着往日关系求个小吏的职位,这总比一大群弟兄都烂在泥潭里强的多!

至于向昔日友人卖好求官时会不会丢脸?

呸!

那玩意几个钱一斤?

若是价钱合适,乃公便是全都丢了又何妨!

萧何没有过多表示,只是笑而拱手:“多谢。”

姜赞却是有些讶异:“那刘先生呢?”

刘季洒然道:“自然是榜上无名喽!”

“刘某的明律科确实答的太差。”

常年跟随在张耳身边,与张耳分别后又漫无目的的到处晃荡,直至听说大秦要分科举士才来了秦国的刘季,哪有时间和条件去提前背诵秦律条文?

当着张耳的面去读《秦律》?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

而明律科分数太低可是会被直接黜落的!

当然,也不排除刘季关于君臣的思想让他被考官认定为吕不韦一系的门客。

在姜赞等吕不韦门客已经占据了大量名额的情况下,若是再将刘季这等才华的人也放入榜中,那这大榜干脆改名为吕不韦麾下臣属点名册算了!

姜赞若有所思的发问:“那刘先生接下来意欲何往?”

刘季略显萧瑟的说:“回沛县。”

“刘某在沛县小有名声,有不少信得过的弟兄正等着刘某呢。”

曾经的刘季热血昂扬,仰慕天下英雄,欲效那毛遂之举,成一世之佳话。

所以十来岁的刘季背上行囊、怀揣梦想、满心期待的去投奔信陵君。

然后,刘季人还没到大梁城呢,信陵君就死了!

刘季正失魂落魄的准备回返故乡时,听说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在招募食客,认为信陵君门客肯定能有信陵君几分风采的刘季又兴冲冲的去投奔了张耳。

刘季和张耳一见如故,张耳待刘季也极好,甚至颇有举荐刘季为官的心思。

然后,张耳就变成了逃犯!

两名旧主一死一逃,本就不富裕的家境又让刘季捉襟见肘,如今参加分科举士又榜上无名。

命运的打击、生活的重担让刘季有些喘不过气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