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李世民震怒(1/2)

太子妃还是明智的,在李承乾对他发难之前就让李象去了苏家,而苏家有苏老爷子坐镇,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同样没有耽搁,第一时间将密信送出。

但凡这中间有一丝一毫的耽搁,或者哪里出现了问题,这封密信都送不出去。

就在送密信之人出长安城后,长安城四门就被封闭了起来,不允许任何人出长安城。

这是不想有任何消息从长安城传出去,至少在太子登基前,决不能让消息传出去。

当然,侯君集的后手也在行动,洛阳城,李世民下榻的行宫外,几间院子中有着几百人聚集着。

这些都是秘密潜入洛阳城,要对李世民出手的刺客,死侍,他们已经在洛阳城潜伏一段时日了,所以并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而今日,他们接到了来自长安城的消息,让他们深夜动手。

争取刺杀掉李世民,就算不能杀掉李世民,也不能让其好过,重伤也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李世民死掉,或者重伤,那李承乾登基就名正言顺了,甚至可以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堂而皇之的清理掉一批人,给他们安上反叛的帽子,直接抓起来杀掉。

一步步的计划早就在侯君集回到长安城后就开始谋划了。

对于李世民,侯君集是有怨念的,凭什么将他召回长安城,而将罗豪留在吐谷浑,甚至封罗豪为西洲大都督。

不管是从功勋,爵位还是资历,他哪一点不如罗豪?

在他看来,罗豪给他提鞋都不配,只是个溜须拍马的小人,靠着溜须拍马巴结陛下而上位。

李世民也是眼瞎,放着他这样的人才不用,而是刻意打压。

既然你李世民不重视自已,那自已就找一个重视自已的君王,辅佐其上位,让李世民看看,他的眼瞎是要付出代价的。

至于说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后遗症,侯君集已经不想那么多了,或许在他看来,只要辅佐李承乾能登基,就算那罗豪有所行动,但其家人可都是在长安城的,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除非罗豪不顾家人的安危,跟他死磕到底,否则就得投鼠忌器。

不过在侯君集看来,罗豪还是很重视家人的,所以他有绝对信心,罗豪会妥协。

到时候,罗豪的生死还不是由他拿捏,他想要罗豪生,想要罗豪死,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跟他斗,这小子还嫩了点!

就在洛阳城的城门即将关闭的时候,一起快马飞驰进了洛阳城,沿途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虽说洛阳城不比长安城管的那么严,但在洛阳城纵马飞奔,可不是谁都敢这样做的,要么你有通天的背景,要么就是有要紧之事。

而那纵马飞奔之人看上去就不是那种有背景的,那答案就只有一个,出事了。

看其行进的方向,有些人就眉头紧皱,那正是陛下下榻的宫院。

在洛阳休养的李世民此刻正在用着晚膳,可还没吃多少,门外就响起了通禀的声音。

“陛下,长安苏家有人前来送信!说是十万火急!”高全在接到送信之人传来的消息后,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就快跑进了李世民的寝宫外。

从那送信之人口中得知,长安城形势有些不对,尤其是太子殿下,似乎已经将太子妃软禁了起来。

这可把高全吓了一跳,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

他与陛下离开长安城的时候还没听说太子殿下有所不对,否则李世民也不会将长安城交给李承乾,让其监国。

实际上李世民并没有什么病,他纯粹的就是想休息休息,同时也培养李承乾处理国事的能力。

李承乾毕竟是他选中的太子,总不能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下,等他身体不行了,李承乾是要继承大统的。

这时候不培养,真到了李承乾上位的时候,什么都不会,那岂不是在开玩笑。

对于李承乾,李世民还是很满意的,别看平日里他并没有对李承乾多少夸奖,但心里对李承乾的努力还是看在眼中。

虽说他对李泰也很喜欢,李泰聪明伶俐,讨人欢喜,可李泰终归不是嫡长子。

李世民不想他曾经所遭遇的事情再次上演,不管是从礼法,还是名义上,都遵循长幼有序,李承乾上位才符合很多人的利益,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当然,什么时候将皇位交给李承乾,就得看李承乾什么时候能成长到让他满意的程度。

对此李世民自然有他的一杆秤,现在的李承乾在李世民眼中还是太稚嫩了,将大唐交给李承乾无异于是害了李承乾,害了大唐,害了黎民百姓,这是李世民绝对不想看到的。

而按照扶持李泰,实际上也是李世民想要用李泰来磨砺李承乾,让李承乾有紧迫感,不至于散漫,觉得皇位就是他的了。

这也是罗豪诟病的地方,你可以教,可以说,你弄个平衡,弄个皇子来磨砺,这不是让李承乾整日活在惶恐之中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