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初见伞兵(二)(2/2)

对于苏联来说,其实就把伞兵当作是步兵的补充。

所以苏联才会大规模组建伞兵,有着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伞兵。

而这也是反应了目前或者未来主要国家对于伞兵的态度,过于高估了伞兵的作用,因此经常出现伞兵运用折戟的事情。

其实大规模的伞兵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欧洲战场。

因为苏德英法美等国的军队都是高度机械化,而伞兵就是一群轻装步兵,哪怕是几千、几万人,也是如此。

而且这个年代的伞兵是无法空投重型装备的,面对机械化部队,伞兵毫无还手之力。

而这也是二战伞兵老是折戟的原因,尤其以市场花园行动最为出名。

“我在之前的报告里说过,伞兵的作用主要就是执行小规模的突袭和渗透任务。

包括袭击敌人的指挥部,攻占和炸毁敌人的桥梁和机场,保卫我方机场这些。

因此在训练上,我们更应该注重这些。”在苏联教官走了后,李航仍然坚持着自已的观点。

“李司令,我觉得苏联教官也没说错,伞兵更应该配合陆军作战。”杨叶孔也不懂伞兵,他虽然看过李航的报告,但这段时间也从苏联教官这边听了不少苏联伞兵的作战理念。

“杨营长,我们的伞兵目前就一个营。哪怕是将来扩编,也顶天一个团。

一个团的伞兵能做干什么?连重武器都没有,让他们跟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作战,都有可能打不过。

虽然伞兵训练才开始,可你也看到了,训练伞兵并不容易,若是损失较大,短时间根本没法补充。”是李航提出的组建伞兵,他自然不想伞兵组建后被不懂的人胡乱使用。

原时空的二战,伞兵频频折戟就有指挥官的原因。

但他不能站在后世以上帝视角去评判,毕竟这个时候伞兵还是个新鲜事物,大家都没有摸索出伞兵该怎么用。

也正是二战对于伞兵的错误使用,二战后各国才会逐渐改变对伞兵的定位。

而这靠的就是血的教训得来的。

目前中国可没那么厚的家底,自然不能这么来。

杨叶孔想要反驳,可仔细一想,好像也有些道理,“这么说来,伞兵的作用其实不大?”

“这看怎么用。若是用好了,作用就大。

在我看来,伞兵不能用于正面对敌,更多的是穿插渗透,就像游击队一样。

只是武器这些比游击队更好,因此应该发挥出比游击队更大的作用。”

“例如我们在一次作战中发现了日军指挥部所在,若是我们能空降一支伞兵过去端掉这个指挥部,会不会给整个战局带来帮助?”

“还有,若是情况需要,我们的部队需要占领一处重要的桥梁来掩护大部队进攻或者撤退,若是有一支伞兵,是不是可以更快地实现作战任务?”

李航当着杨叶孔说了很多,直接把这位军政部当了多年参谋的伞兵营长说的一愣一愣的。

一旁的老周则是没有多少惊讶,毕竟当初李航就是这么把他说服的。

只是他们这支伞兵属于空军,更多的为空军服务。

三人边走边说,很快就来到了士兵们训练跳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