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突然的行动(3/5)

鬼子13师团余部才靠过来不久,人数有一万两千多人。比一个满编的旅团人数要多一些,相当于是两个残损的旅团。

“他们没有动弹,就堵在66军防线外五公里左右。初步判断,鬼子在支援16师团失败之后,想用这股兵力来封锁中部防线。以防止大量国军从中部正面突围。”

胖墩的判断非常准确。首府岌岌可危同,只要高级指挥官一跑,下面各部必会乱作一团。在缺少船只的情况下,正面突围是相对合理的选择,至少66军和83军得到的命令就是从正面突围。

其它各部都涌向了长江沿岸的下关,想走水路撤退。下关根本没有什么船只,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光是发生的踩踏事件就多不胜数。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从下关退走,他们的命运除了死拼之外,只有原地被俘。

接下来的几天里,很多高级指挥官的心思都在思考怎么提前一步逃离首府。部队主官的心态不坚定,战士们的战斗意志也跟着大幅下降,很多时候日本鬼子一开火,战士们就从防线上退下去了。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兵败如山倒!

唐长官虽然还在坚持,基本已经是意义的坚持。这个时候,他发出去的命令根本没多少人愿意听。高级指挥官都想跑,低级指挥官他又无法进行合理的调配。换句话说,他的命令根本就起不到多少作用,昏招频出,反而进一步造成指挥系统混乱。

这种复杂的局面,唐长官根本就无力掌控,指挥能力更是肉眼可见的下降。处处漏风,想堵堵不住,想走又走不通。

真正有决心反抗到底的部队主官只是极少数,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在鬼子许下不杀他们的谎言之后,好些部队都选择了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