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世间百态(2/2)

杨幕挠挠头,悄悄的离开,下了马车,见到跟在马车后面踌躇满志的米友仁,一缩脖子躲了起来。

米友仁眉头皱紧,女儿的脾气最是了解,虽然孝顺,但脾气却甚是倔强,决定的事情就是九匹马也拉不回来,但是孤男寡女的.......,哎,这个米灵真是不让人省心。

米友仁长吁短叹,却是不敢上前打扰。

镖队在夜间悄无声息的行走,万籁俱静,镖师们过惯了这样的生活,倒是米府的家眷已经在车上睡去。

杨幕爬上马车,坐在车厢边缘,歪着头看着天上的星空,萧大哥这样的人为什么这么潦倒?为什么米友仁他们知道了他的身份,态度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杨幕想不明白,大人间的仇恨为什么这么负责。

天蒙蒙亮,杨幕蹑手蹑脚的来到第一架马车旁边,米友仁此刻已经没了踪影,他跟了一晚,身体早就扛不住了,此时不知去哪里休息了。

杨幕步子轻盈,跳上马车,撩开车厢的帘子。

米灵居然靠在萧大哥的胳膊上睡着了,而两个人的手还紧紧拉在一起。

尽管杨幕小心翼翼,还是惊动了米灵,她腾的一下睁开了眼睛,这才发现自己居然靠在萧典的胳膊上睡着了。

脸若红霞,米灵急忙起身,抽出手,冲着杨幕努努嘴,做了个嘘声的手势。

萧典还在昏迷之中。

他呼吸平稳,应该没了性命之虞。

“水......水......。”萧典发出声响,他的嘴唇已经爆皮。

米灵慌忙中竟然将从不离身的茶壶拿出来,等闻到酒香,她才意识到自己拿错了,正在懊恼中,却见萧典咂摸咂摸嘴,胸脯上下起伏,又沉沉的睡去。

米灵这才心安。

她回过头,冲着车厢外探头探脑的杨幕招招手,示意他上来。

杨幕吐吐舌头,蹑手蹑脚的靠近米灵。

“你去端些粥来,要熬的稀些。”米灵压低了声音,生怕吵醒了萧典。

杨幕应了一声,下了马车,不大一会,便端着一大碗白米粥回来了。

米灵接过粥,冲着他摆摆手,示意他离开。

杨幕有些诧异,也只好悻悻然下了车,心里有少许的失落。

这几日,米灵寸步不离车厢衣不解带的照顾萧典,就连杨幕都有些妒忌。

米友仁大人即便老成持重,眉头还是越皱越紧,他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了,女大不中留,说的一点没错。

堂堂米大人开始放下身架,与莫大海、言过戟越走越近。

许是霉头散尽,一路便开始平安无事,终于踏上了楚州的地界。

回归故里。

米友仁前前后后经营多年,才有机会返回故里,他早就暗中派人与南宋朝廷中的旧友书信来往,通关的路引文牒早就备好,进入楚州城并未费太大的周折。

米友仁双眼湿润,多年的夙愿终于成真。

沉浸在土地的芬芳中,味道那么的熟悉,自己从来不曾忘记。山山水水、街巷坊园、牌坊石桥......都还是自己梦里的模样。

进了楚州城,镖师们领了酬劳后,大多自行离去,言过戟、莫大海却是萌生退意留在了米友仁身边。

叶落归根,两个老镖头也是宋人,米大人有心收留,二人顺水推舟,留了下来。

萧典虽然伤势见好,米大人也有心将他赶走,但两个老镖头好言相劝,此时赶走萧典,有悖江湖道义,还会让他怀恨在心,万万不可,当然只是三人暗地里商议后得出的结论,其他人一概不知。

镖师们离开后,剩下的人找了家大的客栈暂时住了下来,米友仁则去拜访楚州城的官员和名门望族,米芾声名显赫,在朝中有着不少的旧友。

入店休息后,米灵托人请了楚州城最好的大夫,一番把脉诊断后,大夫渍渍称奇,常人受了这么重的伤,早就见了阎王,而眼前这个大汉,虽然精神萎顿,却生机旺盛、脉象有力,他沉思片刻随即开了几副汤药,杨幕凑上去看了看,都是些调养气血的草药,虽无出奇之处,但肯定是吃不死人。